海南省统计局于7月26日正式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该省的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揭示,海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了3701.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至此,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半年报”已全部出炉。
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各省份的表现各具特色。国家统计局于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GDP总量为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对比这一全国增速,有20个省份的GDP同比增速表现更佳。其中,西藏以7.2%的增速位居榜首,甘肃、湖北等地也紧随其后。而上海、黑龙江、重庆等9个省份的增速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地区在今年的经济“半年报”中表现尤为抢眼。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GDP增速均超过了全国水平,且高于各自年初设定的全年经济目标。山西虽然增速略低于全国水平,但相比2024年上半年,其经济增速已经有了显著提升。
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和江苏两大经济强省继续领跑全国,上半年GDP均超过了6万亿元。紧随其后的山东、浙江、四川、河南等省份的GDP也超过了3万亿元。这一数据表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经济总量依然占据优势,但西部省份如四川等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省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专家们对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深入解读。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指出,多数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上半年经济增速超越了年初制定的全年目标,这主要得益于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例如,江苏、山东、江西等地就展现出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
同时,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示,上半年的地方GDP数据体现出了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加速的新特点。湖北、安徽等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增长强劲,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内需与外贸的“双轮驱动”特征也显著,河南、江西等省份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回暖。
在谈到下半年的经济展望时,多位专家均认为,各地将继续以投资和消费为两大抓手,持续提振内需。同时,也将注重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