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场专题论坛上,中信智库震撼发布了其深度研究报告《AI新纪元:砥砺开疆・智火燎原》。该报告聚焦于AI+产业的发展趋势,详尽剖析了AI大模型、算力基础设施、AI应用以及端侧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中信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武超则在会上介绍,这份报告篇幅宏大,共计40万字,500页,内容覆盖AI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从底层的算力基础设施,到中层的大模型技术迭代,再到终端应用场景的落地,实现了软硬件研究的全链路贯通。报告不仅全面拆解了AI模型、应用与算力,还勾勒出了AI新纪元的产业图谱。
关于AI大模型的发展,报告指出,2025年,AI大模型正朝着更强、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迈进。在强大性方面,AI大模型在跨域延伸、推理能力自主进化、多模态深度融合等方面展现出显著进步;在高效性方面,中国企业在算力受限的情况下,通过MOE架构优化、低精度应用等手段,实现了全球领先;在可靠性方面,通过一系列方法降低了模型幻觉,提升了模型的实用性。美国虽然仍在探索更强大模型上保持领先,但全球已形成人工智能的“两极格局”,且未来这一格局或将长期保持。
报告还提到,随着AI应用加速落地,2025年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转折点。AI Agent作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多模态商业化进展迅速,特别是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中,游戏、电影、短剧、短视频等领域将成为多模态应用落地的第一阶段。同时,生物群落带来的生物群体智能涌现,也将进一步提升大模型的性能。
在AI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报告预测,随着AI应用的加速,算力消耗将从训练转向推理,带来显著的算力增量。云计算厂商将因此受益,投入产出比逐渐清晰,超卖率有望提升,进而带动利润率的提升。同时,围绕机柜增量变化及新技术投资,液冷散热、铜连接、电源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液冷散热领域,中国大陆公司扩产能力更具优势,有望在全球供应体系中占据更大份额。
AI应用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报告指出,当前正处在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迈向人工智能定义的全新时代的转折点。AI原生应用将成为主角,它们以AI为架构核心,软件开发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在C端应用方面,AI搜索、AI营销、AI虚拟陪伴等应用正蓬勃发展;在B端应用方面,虽然企业端AI应用渗透率相对较低,但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金融、教育、医疗、工业、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AI+医疗/制药领域,算法和算力的支持为AI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AI算法在临床前药物发现阶段已经有着深入应用,完全由AI研发的新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功上市。AI有望重塑药物发现的模式,为制药行业带来持续的降本增效。
报告还展望了AI端侧的发展趋势。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AI最有前景的落地方向之一,未来在工业、商业、家庭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场景。随着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和供应链的快速降本,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将加速。同时,AI端侧硬件的多元化也将契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需求,推动新一轮的产品创新周期。
整体而言,这份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AI新纪元的壮丽图景。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