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电器,自2004年7月26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已稳健走过21个春秋。上市初期,其收盘价为14.36元,市值约为11.49亿元;而今,这家企业的市值已跃升至229.94亿元,实现了近20倍的增长。
航天电器的业务版图涵盖了高端继电器、连接器、微特电机、光电子产品及电缆组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中,连接器及互连一体化产品与电机与控制组件构成了其核心产品线。数据显示,连接器及互连一体化产品的收入占比最高,达到了67.43%,电机与控制组件紧随其后,占比22.21%。
回顾航天电器的财务历程,2004年其实现归母净利润仅为0.41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3.47亿元,期间累计增幅高达739.12%。尤为在这21年间,航天电器仅在两个年度未能实现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其余19年均保持正增长,占比高达90.48%。
从营收层面观察,航天电器自2020年的42.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25亿元。尽管近年来营收增速有所波动,但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然而,2024年却出现了19.08%的下滑,为近年来首次营收负增长。
从利润角度看,航天电器在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4亿元,但到了2024年则下降至3.47亿元,同比下降了53.75%,结束了此前多年的连续增长趋势。
市值方面,航天电器自上市以来实现了显著的增值。其市值巅峰出现在2021年12月30日,当日市值高达388.34亿元,股价也飙升至85.79元。然而,截至7月25日收盘,航天电器的股价已回调至50.49元,市值也缩水至229.94亿元,与市值巅峰时期相比,减少了158.39亿元,市值蒸发比例达到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