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在精密结构件领域迈出重大步伐,近日宣布了一项斥资约10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的收购计划,目标直指香港联丰旗下的两家全资子公司,这一举动标志着歌尔股份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并购案正式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歌尔股份旗下的歌尔微电子也不甘寂寞,于前一日向港交所递交了第二次上市申请,这一连串的动作无疑展示了歌尔股份在重构产业链布局上的坚定决心。
本次收购的两家公司,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和昌宏实业有限公司,均隶属于联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米亚精密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为5亿港元,而昌宏实业则更早于2004年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港元。两家公司在2024年的未经审计营业收入合计高达91.1亿港元,展现出强大的业务实力。
歌尔股份在公告中明确指出,此次收购旨在获取标的公司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的领先竞争力,以及其与行业领先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垂直整合能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硬件产品对精密结构件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一布局无疑将为歌尔股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增添重要筹码。
作为“果链”巨头,歌尔股份与苹果的深度绑定曾是其业绩飙升的关键驱动力。然而,2022年的一则公告如同晴天霹雳,苹果暂停了其智能声学整机产品生产订单,这一事件暴露了歌尔股份对苹果的过度依赖。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歌尔股份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逐步拓展其业务范围至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
尽管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但歌尔股份的业绩依然亮眼。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再次突破千亿大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44.93%。然而,隐忧并未完全消散,新兴智能硬件产品的成长速度受终端消费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有所放缓,行业主要厂商纷纷探索新的科技突破和行业发展机会。
在歌尔股份加速重构产业链的同时,其子公司歌尔微电子的上市之路也备受瞩目。歌尔微电子是一家专注于声学传感器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前身为歌尔股份的业务部门,于2017年独立成为子公司。尽管歌尔微电子曾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历经两轮问询后最终选择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转而投向港股市场。
然而,歌尔微电子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一方面,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尤其是作为第一大客户的苹果,其收入贡献占比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公司在芯片供应上仍面临“卡脖子”问题,自研芯片的出货量仅占总出货量的三成左右。客户集中度与供应链风险形成双重压力,歌尔微电子能否在港股市场上成功挣脱“苹果陷阱”,尚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