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煤市冷暖不均:焦煤期货大涨,多家煤企上半年业绩却预降

   时间:2025-07-25 09:44:20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煤炭行业的市场动态吸引了广泛关注。一份关于煤炭产能调控的内部文件流出后,市场反应迅速。特别是在7月24日,焦煤期货市场的主力合约在午后交易中持续攀升,最终触及涨停板。据统计,仅本周四个交易日内,该主力合约的涨幅已接近30%。

然而,与期货市场的火热表现不同,多家煤炭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预告却透露出凉意。据披露,不少企业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上半年动力煤价格自高位持续下滑,焦炭和焦煤的现货价格跌幅更是超过了20%。煤价的回落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部分甚至陷入亏损。

面对这一形势,部分煤炭企业负责人表达了对下半年的乐观预期。他们认为,随着国内电力需求的屡创新高,部分产地的煤炭价格涨幅持续扩大。同时,煤炭进口量的快速收缩以及“反内卷”政策的逐步落地,将为市场带来转机。在经历了长期的价格低迷后,煤炭市场有望迎来触底反弹。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2家煤炭企业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在这些企业中,超过八成出现了业绩同比下滑。其中,5家企业首次出现亏损,8家企业连续亏损,6家企业盈利预减。仅少数企业如美锦能源、安泰集团、云煤能源预计同比亏损收窄,而金能科技、宝泰隆则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多数煤炭企业在公告中均提到了煤炭价格的下行影响。以行业龙头中国神华为例,尽管其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仍在236亿元至256亿元之间,远超同行业其他企业,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减少了39亿元至59亿元,降幅在13.2%至20.0%之间。中国神华表示,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的下降是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山西焦化在业绩预告中同样提到了上下游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尽管其主营业务同比有所改善,但仍未彻底摆脱亏损。为了克服市场不利因素,公司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精益成本管控、科学营销管理等,以提升生产经营的韧性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焦炭和焦煤的现货价格跌幅超过了20%,创下了8年来的新低;动力煤价格也触及了5年来的低点。煤价的持续下跌给众多煤炭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分析师指出,上半年国内煤炭需求有待释放,同时因“保供”惯性和海外煤炭供需宽松,国内煤炭总供应仍维持较高增速。尽管二季度以来供应边际回落,但仍高于需求表现。部分企业通过长协销售和成本控制来缓解压力,但仍需积极寻找市场平衡点。

然而,与煤炭上市公司的半年报“遇冷”不同,7月以来煤炭市场价格出现了明显回暖。随着全国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煤炭进口量持续收缩以及部分产地煤价涨幅扩大,煤炭市场的行情逐渐好转。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上旬全国各煤种价格稳中有涨。无烟煤、普通混煤、山西大混、山西优混和大同混煤的价格均有所上涨。与现货市场相似,焦煤期货市场也保持了连涨态势。焦煤期货主力合约不仅连续两个月上涨,还接连刷新了2025年3月以来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我国煤炭进口量累计同比下降了11.1%。其中,6月份的进口量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25.93%。分析师认为,从5月开始,随着火电需求恢复正增长以及气温回暖,叠加国内煤炭产量及进口量的收缩,煤炭周期的底部或已出现。未来,随着新能源新政的落地和火电冲击压力的见顶,煤炭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

在山西多个煤矿生产一线,记者发现生产活动正在有序开展。尽管上半年煤炭价格持续下行,但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了5.4%。煤炭在能源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当前,尽管上涨情绪尚未传导到生产一线,但企业对产业未来发展仍充满信心。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均强调了加强行业自律、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重要性,以促进煤炭市场的供需平衡。分析师指出,在政策方向改变的背景下,动力煤价格或呈季节性波动,而炼焦煤价格若铁水产量维持高位,则将具备更强支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