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京证券“重生”挑战重重,连年亏损包袱何时能卸?

   时间:2025-07-25 03:15:26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国内资本市场迎来了一次重要变革,外资控股券商瑞信证券正式完成了股权变更,并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北京证券”这一品牌时隔近20年后重回市场舞台。

这一转变始于7月23日晚间,方正证券发布公告,宣布瑞信证券的股权变更登记已经完成。根据工商信息的变更显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国资公司”)成为了北京证券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85.01%,而瑞银集团则保留了剩余的14.99%股权。

回顾整个股权转让历程,这场历时一年多的交易,北京国资公司总计支付了约15.35亿元的对价。其中,6.505亿元用于收购瑞银集团所持有的36.01%股权,8.85亿元则用于收购方正证券所持有的49%股权,从而实现了对北京证券的绝对控制。此次收购完成后,北京国资体系参控股的券商数量增至5家,包括北京证券、首创证券、第一创业、金融街证券(原恒泰证券)以及中信建投证券。

从经营层面来看,近年来瑞信证券的业务表现并不突出。数据显示,2024年其营业收入仅为0.57亿元,净亏损达到了1.62亿元,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出现亏损。此次更名后的北京证券,显然面临着卸下亏损“包袱”的紧迫任务。

历史追溯至2008年,瑞信证券的前身瑞信方正证券由瑞士信贷银行与方正证券合资成立。2020年,瑞信增资后持股比例达到51%,成为外资控股券商之一,并更名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然而,随着2023年瑞银集团收购瑞信,因触及证券业“一参一控”监管要求,瑞银集团不得不在瑞银证券与瑞信证券之间做出选择。鉴于两者体量差距巨大,瑞信证券最终成为了被放弃的一方。

2024年6月,北京国资公司与瑞银集团、方正证券达成了收购瑞信证券股权的三方协议。根据协议条款,北京国资公司以约6.50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瑞银集团持有的36.01%股权,同时以约8.8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方正证券持有的49%股权。这一收购不仅深化了北京国资公司与瑞银集团的合作关系,也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

2025年3月,证监会正式核准北京国资公司成为瑞信证券的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经过四个月的过渡期,瑞信证券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和更名手续,“北京证券”这一品牌得以重现。

“北京证券”品牌的回归,不仅承载着一段跨越二十年的金融变迁史,也预示着新的发展方向。1993年成立的北京证券曾是早期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但后因经营困难引入瑞银集团参与重组。此次重新启用“北京证券”品牌,意味着撕掉了外资标签,换上了“京城户口”,明确了国资属地化标签。这一变化将有助于北京证券更好地利用牌照、资源和项目优势。

然而,重新起航的北京证券仍面临诸多挑战。近三年来,其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净亏损不断扩大。同时,员工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尤其是投行业务人员的大幅缩减,显示出业务发生了较大调整。面对这一现状,专家建议北京证券应走“小而美”路线,聚焦北交所IPO业务,充分发挥股东和区域优势。

北京国资公司表示,控股北京证券是推动首都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之一。未来,将推动北京证券发挥为新质生产力融资、为耐心资本长期配置服务的重要功能,全力服务北京构建一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实体经济融资服务,更好地支持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随着北京证券的加入,北京国资体系参控股的券商数量已达到5家。在新一轮券商并购重组潮下,市场对北京地区国资券商的合并案例充满期待。未来,这些券商之间是否会出现并购活动,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