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监会积极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2025年5月见证了一批新型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的问世。这些基金的设计颇为独特,其管理费不仅与投资者的持有时间相关,还直接挂钩基金的回报表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面对这一创新举措,不少投资者心存疑问:这些复杂的管理费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为了解答这一疑惑,让我们通过具体案例来深入剖析。
这批浮动费率基金的管理费结构包含三大组成部分: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以及超额管理费。而最终的管理费率构成,则取决于投资者赎回或转出时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及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水平。
具体而言,若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未达到一定期限,管理费将按照基础档费率(即固定管理费与或有管理费之和)收取。一旦持有时间达标,基金份额的年化收益率将与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收益率进行比较,以确定最终的管理费率构成。
以某只浮动费率基金为例,该基金设定的持有时间临界值为1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幅度为6%,跑输的幅度为3%。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及超额管理费分别为0.6%/年、0.6%/年和0.3%/年。根据不同的年化收益率情况,该基金的管理费率将有所不同:
在基金份额的持有期间,固定管理费和或有管理费将按照每日基金资产净值进行计提,并在基金资产中扣除,投资者所看到的基金净值已经扣除了这部分费用(合计1.2%/年)。
当投资者赎回或转出基金份额时,管理费的收取情况将根据持有期限及年化收益率来确定:
若持有期限不足1年,管理费将按1.20%/年的费率收取。若持有期限达到或超过1年,则根据年化收益率的不同情况,管理费将有所不同:
若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6%且为正,管理费将按1.50%/年的费率收取,其中超额管理费0.3%/年将从赎回款中扣除。但需注意,若扣除超额管理费后的年化收益率低于或等于业绩比较基准加6%或低于0,则仍按1.20%/年的费率收取管理费。
若年化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及以上,则仅收取0.6%/年的固定管理费,而已经计提的或有管理费将全额返还给投资者。
在其他情况下,管理费将按1.20%/年的费率收取。
这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的收费模式旨在通过更加灵活的费率结构,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业绩表现,同时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每只基金的具体费率设置可能有所不同,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查阅基金法律文件,以了解各基金的详细规定。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投资者教育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力求信息准确可靠,但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本文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