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5年的后半程,北京的商业版图正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变革。据最新报道,众多融合了创新理念与多元化功能的新商场正蓄势待发,预计下半年将有至少20个商业新项目在京城亮相,为首都的商业氛围增添新活力。
这股商业更新热潮得益于《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推动,该方案明确提出要焕新商业消费空间,并推动闲置公共资源的商业化运营。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商业空间带来了勃勃生机,更成为了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从区域分布来看,这批新项目打破了以往商业集中特定区域的局面,实现了更为均衡的商业资源布局。通州以5个新增项目领跑,朝阳、大兴、海淀、昌平紧随其后,均有3个新项目即将入市。东城、西城、丰台、怀柔和房山等区域也各有至少1个新项目亮相,满足了不同区域居民的消费需求。
通州区的湾里项目尤为引人注目,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该项目由京投公司、首旅集团、北京城建集团联合开发建设,总开发规模近50万平方米,涵盖“湾里·王府井WellTown”、“湾里·汀云小镇”和“湾里·诺岚酒店”三大特色板块。通州还将迎来苡荷live、莲花汇、D.P.ONE源·心等多个商业项目的开业。
大兴区同样不甘示弱,将引入上德银泰城、新辰天地、元创大都会等项目;海淀区则将迎来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的东西区统一亮相,以及CG Live、魏公·芳华里等项目的入市。昌平区的小站公园STATION PARK、融创HUI观里、DT51龙德店等项目也将为市民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增的商业项目并非都集中在传统的核心商业地带,而是更多地扎根于居民生活密集、消费需求旺盛的区域。这些项目将填补区域高品质消费的空白,推动五环外商业的崛起,进一步缩小与中心城区的商业差距。
从开发运营主体来看,下半年北京商业地产多由成熟的头部企业领跑,如银泰、王府井、京投发展、光大安石、新辰商业等。例如,北京上德银泰城作为银泰商业管理集团在京打造的首个“花园式社交购物空间”,将围绕艺术、文化、夜经济等特色元素,打造京南区域的潮玩集聚地,预计将于9月30日亮相。
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东区也将于今年12月底开始营业,目前已有多个知名品牌确定入驻。该项目的运营方光大安石在全国拥有多个商业项目,商业管理面积广阔。这些头部企业的领跑,不仅提升了北京商业的整体品质,更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元化的购物选择。
与此同时,一些老牌商业项目也在考虑闭店改造,以适应消费升级的趋势。这些项目大多建成时间较早,在业态布局、空间设计、品牌组合等方面已难以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未来,它们将朝着“潮酷”型商业的方向进行改造,结合街区的模式,成为新的区域地标。
回顾近年来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可以看出北京在推动商业空间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开业的商业设施注重场景营造、融入文化元素,迅速成为消费者打卡的新地标。这些新商场以其独特的定位、丰富的业态和创新的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随着下半年新商场的集中开业,北京商业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新项目不仅将提升北京商业的整体竞争力,更将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在政策的推动下,北京将继续推进相关领域措施的落实,全方位激发时尚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市场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