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白酒回流热下的真出口迷思:国际化进程路在何方?

   时间:2025-07-17 03:03:16 来源:华夏酒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进口酒类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股独特的“自我循环”风潮在烈酒领域悄然兴起。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1-5月酒类进出口报告》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我国酒类进口总额达到13.7亿美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3%;进口总量则为2.9亿升,仅微增0.94%。

然而,与进口端的强劲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酒出口增速明显放缓。1-5月,白酒出口额为4亿美元,同比增长8.4%,但增速较一季度大幅下滑21个百分点;出口量为684万升,增长5.7%,增速缩窄3个百分点;出口均价为58.8美元/升,增长2.5%,增速缩窄17个百分点。

回顾过去三年的数据,白酒进口额呈现出剧烈的波动。2022年,白酒进口额触及1.7亿美元的谷底,随后在2023年飙升至历史高峰3.23亿美元,而在2024年又有所回落,降至2.99亿美元。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一季度,回流白酒突然成为市场热点,单季进口额逼近1亿美元,同比暴涨76%;均价突破101.9美元/升,飙升45%;进口量同步增长21%,在烈酒进口额中的占比跃升至34%。这一异动为后续几个月的回流白酒热潮埋下了伏笔。

深入分析数据,不难发现白酒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三重结构性矛盾。首先,价格差异显著。回流白酒的均价高达176.3美元/升,几乎是出口均价58.8美元/升的三倍。这种巨大的价格落差不仅反映了国内外渠道溢价能力的差异,也揭示了出口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尚未获得广泛认同的现实。

其次,出口实质受限。尽管“出口转内销”模式推高了进口数据,但并未真正打开国际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虽出口至95个国家和地区,但35%的出口额集中在港澳地区。若剔除转口贸易,真实的海外终端消费占比可能更低。

最后,产业格局失衡。以贵州省为例,去年该省白酒出口额中,茅台独占50亿元,凸显了行业的“单极支撑”现象。以2024年全行业出口总额69.73亿元计算,茅台出口占比超过70%,这表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远未达到预期。

白酒回流热潮的成因与发展趋势引人深思,而出口增速的放缓则进一步暴露了白酒在拓展国际消费市场方面的乏力。当“走向世界”变为“买回自己”,白酒的国际化进程亟需从追求“数据出海”转向实现“品牌落地”。这要求酒业在文化融合、渠道深耕与产业协同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逐步减少对港澳转口贸易的依赖,构建面向海外终端消费者的真实消费场景。同时,推动产业由“头部企业单兵作战”向“全产业链协同”转变,否则,所谓的国际化将如同“皇帝的新衣”,徒有其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