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多项指标展现超预期韧性。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经济半年报,这份“期中考试”成绩单显示,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多项经济指标表现抢眼。
上半年,中国GDP增速达到5.3%,高于此前一些机构的预测值5.2%。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出口方面,尽管面临关税战的阴影,但中国上半年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大关,6月份出口增速更是达到7.2%,超出市场预期。这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在应对外部压力时,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工业经济同样表现出色。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远超市场预期的5.5%,也高于5月份的增速。作为经济的“压舱石”,工业经济的稳健增长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消费领域也呈现出积极态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继续发挥“主动力”作用。这一成绩不仅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动,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信心的提升。
从民生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半年报同样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40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4%,高于GDP增速。
中国经济为何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专家指出,这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等带动了消费和投资的回升;另一方面,财政靠前发力,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持续升温,产业升级让“中国制造”附加值不断提升,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半年报还展现出了新的亮点。新质生产力培育开花结果,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如Deepseek大模型、机器人马拉松赛等。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经济的科技含量,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面对未来,中国经济依然面临不少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从这份半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底气和信心。政策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默契配合,释放出持久的韧性和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