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ClickHouse借AI之势崛起,能否撼动Snowflake地位?

   时间:2025-07-14 15:28: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数据库行业的波澜壮阔中,ClickHouse以其独特的列式存储技术,近期宣布成功募集3.5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跃升至63.5亿美元,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ClickHouse不仅凭借其融资数额引人注目,更因其所处的赛道——AI时代的大数据分析和存储领域,正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焦点。

ClickHouse,这款源自俄罗斯科技巨头Yandex的开源项目,自诞生之初便承载着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的使命。它以一种颠覆性的姿态,挑战着传统行存储数据库的性能极限。列式存储的设计,使得数据按列而非行存储,这一创新极大地加速了分析型任务的执行速度。在数据访问过程中,相邻数据的快速读取能力,使得ClickHouse在处理复杂查询时,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高效性。

从技术角度看,ClickHouse的优势在于其专为分析型查询打造的存储布局。它将同一列的数据紧凑地存储在物理相邻区域,这种设计显著减少了数据读取时的寻址时间,从而实现了扫描效率的大幅提升。这一特性使得ClickHouse在处理大数据集上的交互式分析查询时,能够以极低的延迟响应,完美契合了AI和机器学习应用的需求。

随着数据驱动的应用日益普及,企业对数据库技术栈的统一架构需求愈发迫切。传统的技术栈,如MySQL、Teradata、Elastic Search等,往往各自为政,构建复杂且成本高昂。而ClickHouse则提供了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高性能分析与可扩展性、并发性完美结合,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超越了同类列式数据库的性能,也让诸如Snowflake、Redshift、BigQuery等传统数据库巨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市场需求的转变,为ClickHouse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企业不再满足于构建BI或批量报告,而是渴望搭建一个实时的智能数据平台,为人类和AI Agent提供无缝的数据支持。AI Agent的兴起,对数据库提出了更高要求:低延迟响应、支持交互式分析查询、高吞吐量。ClickHouse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以AI编程为例,近年来AI编程助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发者留存率居高不下。这反映出AI编程的强大粘性,以及企业应用开发速度在AI的推动下正迅速增长。AI需要能够快速释放数据价值的数据基础设施,而ClickHouse正是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它不仅能够实时采集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多维度分析,还具备部署安全和可扩展性,与市面上的可观测性工具实现了良好兼容。

Anthropic,这家在智能分析Agent领域探索的公司,就是ClickHouse的忠实拥趸。他们利用ClickHouse的MCP服务器,将AI编程工具Claude Code直接连接到数据库,实现了编程方式查询指标、询问、检索答案的功能,无需编写传统的查询语言。这一创新应用,充分展示了ClickHouse在AI时代的无限潜力。

面对ClickHouse的迅猛发展,一些投资人士将其视为Snowflake的有力竞争者。他们认为,虽然Snowflake等云数仓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但ClickHouse在实时分析能力上更胜一筹,且成本更低。ClickHouse能够以25%-40%的成本提供相同或更优的性能,这一性价比优势使其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ClickHouse的崛起,离不开其背后的核心团队。三位创始人——CEO Aaron Katz、CTO Alexey Milovidov、产品负责人Yury Izrailevsky,共同引领着这家公司的飞速发展。他们始于Yandex的内部需求,经过多年的内部优化和开源社区的壮大,最终于2021年从Yandex独立出来,并获得了硅谷风投的青睐。自成立以来,ClickHouse团队在保持开源版本活力的同时,积极推进商业化进程,于2022年推出ClickHouse Cloud托管服务,并成功完成多轮融资,估值飙升。

如今,ClickHouse正将市场目光聚焦于Agent领域。随着Agent在数据驱动型应用、可观测性、数据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蓬勃发展,ClickHouse这类面向Agent的数据库需求正迎来转折点。分析的未来不仅仅是报表,而是能够解读数据、触发工作流并支持实时决策的Agent。随着开发人员转向Agent,ClickHouse的需求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ClickHouse的故事,是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完美结合的典范。它不仅在技术上突破了传统数据库的极限,更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定位。随着AI时代的深入发展,ClickHouse有望继续保持其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数据库行业的一颗璀璨明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