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登集团,一家专注于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企业,近期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在2023年尝试A股上市未果后,仅仅数月,该公司迅速调整策略,转而瞄准港股市场,正式提交IPO备案,意图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双登集团的核心业务围绕储能电池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展开,产品线涵盖铅酸储能电池及锂离子储能电池两大系列,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家庭储能及电力系统等多个领域。据招股书披露,双登集团此前曾计划通过A股市场募资15.75亿元,但在经历深交所的两轮严格问询后,于2024年4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然而,双登集团并未因此放弃上市梦想。撤回A股申请后不久,公司便紧锣密鼓地筹备港股上市事宜,展现了其对资本市场的坚定追求。不过,双登集团在业务运营中也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关联交易问题备受关注。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公司与关联方的采购金额持续攀升,占比高达40%以上,主要涉及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采购。尽管公司强调关联交易价格公正,但高比例的关联采购仍可能对其业务独立性构成潜在影响。
双登集团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引发市场关注。招股书数据显示,近年来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始终维持在2.5%至2.6%之间,远低于行业头部企业的平均水平。这一数据反映出,尽管双登集团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投入上仍有待加强。
从财务数据来看,双登集团的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但毛利率却呈现波动。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铅、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占比超过75%,使得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巨大风险。尤其是近年来,铅价和碳酸锂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公司的溢利率、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储能电池行业的价格战日益激烈,双登集团为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接受客户的降价要求,导致价格传导率不足,毛利率下滑。
在市场拓展方面,双登集团近年来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然而,尽管销售费用大幅增加,海外收入占比却仍然有限。同时,客户集中度较低,前五大客户占比不足25%,这使得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投入产出比失衡。
双登集团的产品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近年来,铅酸电池在公司产品中的占比有所波动,但整体上仍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双登集团如何在保持铅酸电池市场优势的同时,加快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面对资本市场的严格审视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双登集团需要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的平衡。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优化市场结构,提高海外市场和客户集中度,以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在港股上市的道路上,双登集团将接受更多投资者的检验和市场的考验。公司能否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未来发展,也将对整个储能电池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