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欧盟稀土短缺求华放宽出口,中欧关系何去何从?

   时间:2025-07-01 18:13:48 来源:全荃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欧关系在稀土问题上出现了新的波折。先是中欧经贸会谈被取消,紧接着欧盟方面表达了希望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的迫切愿望,以期解决欧盟内部稀土磁铁短缺的燃眉之急。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外界对中欧关系走向的广泛关注。

稀土磁铁作为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高性能电机等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稀土提炼和磁体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超过七成的稀土加工能力。这一现实使得欧盟在寻求稀土供应时难以绕开中国。

随着全球新能源转型的加速,欧盟对稀土磁铁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中国在4月份出台了对稀土磁铁等关键资源的出口许可制度,以加强调控并保障国内供应链安全。这一措施对欧美多国企业造成了明显压力,供货周期延长、成本上升等问题接踵而至。

面对稀土磁铁短缺的困境,欧盟内部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电动车、风电、电机等核心产业受到连锁反应的冲击,生产节奏被打乱。尽管欧盟已经启动了多个稀土产业项目,试图构建本地化替代体系,但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在贸易政策上对中国采取了收紧态势。从电动汽车到白兰地,从乳制品到医疗器械,一系列关税与排他性措施相继出台。其中,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达35.3%的临时关税尤为引人注目,被视为欧盟“去风险”政策的一部分。然而,就在中欧经贸会谈取消后不久,欧盟驻华大使却罕见地公开表示,稀土磁铁短缺已经对欧洲企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希望中国能够尽快解决问题。

这一番表态背后,实际上是欧盟制造业供应链压力的直接反映。欧盟方面虽然表面上是在呼吁中国放宽出口,但实际上却是对自身政策效果的间接否定。中方对此并未进行正面回应,而是继续强调政策的合法性和稳健性。商务部表示,出口许可制度将依法依规推进,在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同时,也会保持一定的国际供应弹性。

在外交层面,王毅外长在会见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节时提出了三点建议: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合作而非对抗的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与国际规则。这三点建议构成了中方处理中欧关系的基本逻辑。虽然中方在原则上释放了合作的信号,但在稀土问题上并未表现出退让的迹象。

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存在的分歧也进一步加剧了中欧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以某些高官为代表的部分势力持续炒作所谓“中国支持俄罗斯”等话题,强调对华“现实主义”立场;另一方面,欧委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却计划访华,希望推动中欧高层沟通。这种舆论、政界、产业三方步调不一致的情况使得欧盟对华政策难以形成合力。

在当前的中欧关系中,稀土问题无疑成为了一个焦点。欧盟方面的“求饶”并非情绪化的转变,而是现实压力所致。而中方的回应则显得既稳健又理性,以法律为依据、以对等为原则,在稳定中争取主动。未来,中欧如何在规则框架内重建信任,将成为决定双方合作能否持续的关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