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动汽车行业的两大巨头小鹏汽车与小米汽车之间的互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小鹏汽车的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在个人微博上透露,他不仅对小米最新发布的YU7车型给予了高度评价,还亲自下单购买了一辆。
何小鹏在微博上发文祝贺小米YU7发布成功,并直言其强大的产品竞争力是吸引他下单的关键因素。他幽默地表示,自己正期待着雷军能够早点将新车交付到他的手中。何小鹏还透露,小鹏汽车的新车型G7也即将在本周四上市发布。
小米汽车的创办人雷军迅速回应了何小鹏的微博,表达了感谢之情,并承诺将加速生产,争取早日交付新车。他还预祝小鹏G7的发布会圆满成功,展现了两位行业领袖之间的友好互动。
小米YU7自6月26日正式发布以来,市场反响热烈。该车型推出了多个配置版本和丰富配色,价格区间从25.35万元至32.99万元不等。据官方数据,YU7在上市后的短时间内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成绩,大定订单量在开售1小时内便突破了28.9万台,锁单量在开售18小时后更是达到了24万辆。
然而,随着订单量的激增,交付周期也相应延长。据了解,即便是下定最高配版本Max版的客户,也需要等待至少33周才能提车;而选择标准版的用户则需要等待长达57周,即约14个月的时间。这一漫长的等待周期引发了不少准车主的焦虑,也为其他汽车品牌提供了“截胡”的机会。
为了吸引这些因等待时间过长而犹豫的准车主,蔚来、智己和极氪等品牌纷纷推出了针对小米YU7锁单用户的优惠活动。例如,蔚来上海门店的销售人员表示,购买蔚来车型可报销YU7锁单定金5000元;智己和极氪则根据地区和车型的不同,提供了定金报销、积分奖励或电卡费用等优惠政策。
准车主们的焦虑情绪还催生了一个下游市场——二手订单转让。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不少能够快速交付的YU7订单正在被高价转让,加价幅度从3000元至4万元不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市场对于小米YU7的强烈需求和交付周期的紧迫性。
面对交付压力,小米汽车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已开启“双班”运营,设计产能为15万辆/年,单月产能约1.25万辆。截至今年5月,小米汽车已累计交付超过12.5万辆汽车,平均月交付量达到2.5万辆。若保持这一交付速率,今年还可交付近19.6万辆汽车。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能,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于7月开始投产,设计产能同样为15万辆/年。据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店内工作人员透露,二期项目专为小米YU7而建,投产后产能提升速度将更快,有助于缓解当前的交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