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泡泡玛特海外热潮背后的高仿江湖:仿制品如何抢占市场?

   时间:2025-05-22 19:02:4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泡泡玛特,年轻人的新宠与收藏界的茅台,正逐渐走出国门,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热门话题。这一源自中国的潮玩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引发抢购热潮,甚至在海外的社交媒体和海关新闻中也频繁亮相。

近期,海关总署连续发布多起关于泡泡玛特玩偶的走私案件,涉及热门IP如Labubu和Molly等。其中,有旅客未经申报携带超过300个泡泡玛特产品入境,声称用于代购。这些案件的背后,是泡泡玛特玩偶在二手市场上的高价交易和巨大的利润空间。

据律师介绍,近年来,包括泡泡玛特在内的潮玩产品频繁出现在海关通报中,多为代购牟利行为。这些代购行为往往游走在灰色地带,与走私活动仅一线之隔。而泡泡玛特玩偶的高价,则主要得益于其限量发行和二手市场的繁荣。

以泡泡玛特最新发布的Labubu3.0系列为例,该系列玩偶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数倍于原价。其中,原价99元的隐藏款被炒至2000元左右,且销量惊人。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不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抢购,也催生了众多黄牛和职业代购。

泡泡玛特海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该品牌在海外核心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等地开设地标性旗舰大店,吸引了众多海外消费者的关注。海外代购的数量激增,部分海外绝版、断货的产品更是成为黄牛眼中的香饽饽。

然而,随着泡泡玛特不断加强反黄牛措施和升级技术拦截黑灰产攻击,职业黄牛的撸货难度正在变大。不少黄牛表示,最赚钱的时候已经过去,潮玩市场的价格波动大,风险也随之增加。即使如此,仍有大量消费者和黄牛热衷于抢购泡泡玛特玩偶,推动了二手市场的持续繁荣。

与此同时,泡泡玛特仿制品的海外贸易也悄然兴起。这些仿制品大多源自中国的义乌、东莞和广州等地,品质参差不齐。部分仿制品甚至通过敏感渠道发往海外,以降低海关查验风险。然而,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泡泡玛特的知识产权,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泡泡玛特仿制品存在诸多问题和风险,但其在海外市场上仍有一定的需求量。为了规避侵权风险,部分客户甚至定制区别于正品的玩偶。这些仿制品虽然成本低廉,但销量可观,成为了一些厂商和中介的赚钱之道。然而,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面对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和仿制品的泛滥,泡泡玛特需要进一步加强品牌保护和知识产权维护。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泡泡玛特这一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