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翟天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悼念朱媛媛的消息,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悲伤。然而,这条原本充满情感的博文,却因网友的留言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翟天临在悼念文中写道:“太突然了,非常难过,你是那么好的人,那么好的演员。”然而,一些网友在留言中对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甚至有人直接诅咒他。面对这些攻击,翟天临并未选择沉默,而是直接回怼,表示网友的查重费用问题与他无关,并指责网友的言论素质低下。
这场争论迅速升级,翟天临在转发区连续回应多位网友,坚称自己不应承受这样的网络暴力。他提到,尽管自己无法一一回应每一条网络暴力,但他对这一切有着清晰的认识,并表示不会因为网友的攻击而心生怨恨。
回顾2019年,翟天临因在直播中不了解“知网”而陷入学术不端的争议。这一事件导致各大高校加强了对论文查重的要求,以维护学术风气。然而,这也给许多毕业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他们因为严格的查重要求而不得不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进行降重。
翟天临对此曾表示,如果骂他能帮助大家缓解论文季的压力,那他愿意接受。然而,这次悼念博文的评论区却成了网友宣泄情绪的场所,翟天临与网友之间的骂战引发了广泛热议。
从翟天临的角度来看,他已经因学术不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学位被收回和演艺事业的受挫。他认为自己不应再承受额外的网络暴力。而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严格的查重要求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部分高校的查重率标准甚至降低到了10%,导致许多人在降重上花费了大量金钱。
这场争论背后,实际上是学术界与毕业生之间对于论文查重标准的分歧。高校严格控制毕业论文重复率的初衷是为了严惩学术不端、维护学术尊严,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查重服务价格暴涨、判断标准僵硬死板等问题。这导致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操作,如将论文中的“无水乙醇”改为“百分之百的酒精”,以及学生为了降重而进行的同义词替换赛。
尽管翟天临事件是这场争论的导火索,但许多网友也认识到,查重问题不能全怪他。正如一位网友所言:“翟天临是导火索,不无辜,但查重这个事确实不能全怪他。”这场争论让人们开始反思如何平衡学术规范与学生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制定更加合理、人性化的查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