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AI转型:从电商平台到科技巨头,通义千问引领行业新风尚

   时间:2025-05-15 23:16:11 来源:华尔街见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科技巨头的财报揭示了一个共同趋势: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入正急剧增加,且其对业务增长的驱动力日益显著。亚马逊CEO Andy Jassy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指出,企业对AI的强烈需求是推动其云服务AWS增长的关键因素,并预测AI将成为亚马逊未来几十年的核心业务之一。同样,meta也将AI视为核心战略,扎克伯格强调AI正在提升广告业务的精准度和效率。

这一观察并非孤例,整个行业似乎已达成共识,AI正从早期的实验性探索阶段,迅速转变为驱动业务增长的经营杠杆。科技巨头们纷纷投入“全年百亿美金”级别的算力采购与AI研发,这已成为顶尖科技公司的常态。

在中国,阿里巴巴在这一轮科技转型中展现了其战略眼光。阿里巴巴不再仅仅被视为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而是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其战略重心正逐步向AI倾斜。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企业战略定位上,更在技术演进和产业应用等方面得到了验证。

从阿里巴巴最近公布的财报中可以看出,其云智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增速较前一季度进一步提升。尤为引人注目的是,AI相关产品的收入已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科技业务已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升级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这一金额远超过去十年的相关投入总和。

在技术层面,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通义千问(Qwen)模型系列在AI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4月底,阿里巴巴开源发布了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该模型以较低的参数量和成本,实现了全面领先的性能。一经发布,Qwen-3便成功登顶多个全球权威开源模型排行榜,并被迅速采纳进全球各大开发社区和企业。

阿里巴巴坚定不移的开源战略在AI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源核心模型,阿里巴巴能够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技术迭代,共同分摊探索风险。基于通义开源模型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过10万个,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3亿次,这充分证明了开源生态的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

在产业应用方面,随着AI应用从模型训练阶段转向推理部署阶段,对云计算资源的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阿里云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规模优势,成为承接这一历史性需求的核心平台。阿里巴巴的AI技术已在汽车、通信、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汽车行业,阿里巴巴与宝马等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以及小鹏、蔚来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展开了战略合作,将AI技术深度融入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在通信行业,阿里巴巴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携手,共同构建AI产业新生态,推动AI与5G、算力网络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与应用拓展。

阿里巴巴的AI技术还在养殖业、传统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中得到积极探索和应用。这些行业通过引入AI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智能化转型。

阿里巴巴的财报电话会还披露了与中国工商银行的合作进展。中国工商银行正式选择阿里云PolarDB数据库作为其全行级交易型分布式数据库,这既是顶级企业对阿里云技术能力的认可,也反映了阿里巴巴在积极推动AI产品在产业落地的努力。

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上,更在于其对未来智能生态的深远布局。通过开源战略,阿里巴巴旨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Qwen生态系统,推动AI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应用。同时,阿里巴巴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千行百业,不断积累数据、优化算法、迭代模型,为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奠定坚实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