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2024年业绩遭遇滑铁卢,净利润首现亏损
在基因检测及生命科学领域,华大基因(300676.SZ)作为领军企业,其2024年的业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份答卷不仅让市场震惊,也为其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不佳表现还延续到了2025年的第一季度。
根据华大基因发布的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67亿元,与前一年相比下滑了11.10%。更令人瞩目的是,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录得了-9.03亿元和-9.19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高达1071.68%和1090.83%。这是自华大基因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为负的情况。
对于这份惨淡的业绩,华大基因给出了六大原因。首先,行业周期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下滑。其次,产品价格下降和产品结构调整使得部分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前期投入的资产未能实现预期收益,公司对相关业务进行了战略收缩,并对相关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另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拓新产品线,这也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办公、研发、生产场所的建设导致折旧摊销费用较高,整体运营成本有所增加。
回顾过去几年的业绩,华大基因曾在2020年和2022年实现了营收的高峰,但自2023年以来,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在持续下滑,从2016年的58.44%下降到了2024年的41.47%,降幅显著。
华大基因指出,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医保支付改革导致检测项目面临控费压力、公司产品结构变化以及部分民生项目采取普惠性定价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公司毛利率的下降。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华大基因的业绩依然承压。公司实现营收6.72亿元,同比下滑18.1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5270万元和6330万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高达524.87%和2879.1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大幅下滑422.92%。
面对业绩的持续下滑,华大基因表示,将巩固B端优势,并推动B端与C端的协同发展。在B端市场,公司将紧跟国家政策,深化与医院、药企的合作,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在C端市场,公司将依托“火眼”实验室网络和消费级检测产品,提升市场渗透率,并拓展自营商城等私域渠道。
然而,尽管华大基因已经制定了应对策略,但未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在竞争激烈的基因检测市场中,华大基因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和升级,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对于投资者而言,华大基因当前的业绩困境无疑增加了投资风险。因此,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公司的基本面和未来发展前景。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华大基因作为基因检测领域的领军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华大基因有望通过创新和发展实现业绩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