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AI应用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期,各大AI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据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AI原生应用的活跃用户数已激增至2.4亿,与1月相比几乎翻倍。这一热潮的导火索,无疑是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年初推出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其引发的关注度堪称现象级。
紧接着,在3月初,一款被誉为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产品的Manus惊艳亮相,尽管仍处于内测阶段,但其引发的市场期待已超乎想象。用户热情高涨,导致邀请码在二手平台上被炒至上万元,一码难求。
这场AI应用的狂欢,不仅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更促使“AI应用元年”成为行业共识。那么,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谁才是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最火的AI应用呢?这一问题的答案,不仅代表着AI应用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更深刻影响着大公司的格局,甚至预示着下一个AI独角兽的诞生。
为了探寻这一答案,「深度洞察」综合了市面上多家热门AI榜单,包括AI产品榜、Xsignal、AIGCRank、新榜等,从月活(MAU)、日活(DAU)、下载量等多个重要维度,并结合从业者的观点,梳理出了1-3月全球AI应用的前二十名及国内前十名。在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从整体上看,AI头部应用相对稳定,ChatGPT、夸克、豆包、DeepSeek牢牢占据前四的位置,难以撼动。
国内AI应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全球AI应用的前二十名中,中外应用占比基本相当,各占半壁江山。
AI应用的市场欢迎度呈现出明显的类型划分:聊天机器人最受欢迎,其次是AI伴侣、AI修图、AI办公和AI视频。
AI应用的排名不仅取决于技术实力,还与营销能力、功能集成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尽管存在差异,但行业内部已形成基本共识:在众多数据维度中,月活的重要性最高,其次是日活和下载量。如果某一应用在不同榜单中的排名都十分靠前,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其市场表现不错。
基于这些认知,「深度洞察」本次主要依据各榜单的月活数据进行排名,当不同榜单数据冲突时取平均值。同时,由于APP端往往代表着更高的用户粘性和主动使用意愿,因此主要统计APP端数据。我们也会呈现一些变化较大的数据维度,以提供相对全面的参考。
在全球AI应用的竞争中,五大应用类型备受青睐,其中教育工具成为黑马。在1月的全球AI应用排行榜中,ChatGPT以绝对领先优势占据榜首,其MAU和月下载量均远超其他应用。紧随其后的是国内大厂的AI应用,如字节的豆包和新晋黑马DeepSeek。在“AI六小龙”中,月之暗面的Kimi和智谱的智谱清言也榜上有名。到了2月,国内各大AI应用陆续接入DeepSeek,国外为了应对DeepSeek的冲击也纷纷更新产品,这些变动都影响到了榜单排名。腾讯的AI聊天机器人应用元宝和美国AI明星公司Anthropic的Claude排名大幅上升。3月,虽然被称为“比肩DeepSeek、震撼硅谷”的AI Agent应用Manus亮相,但由于产品仅支持邀请码使用,大部分用户无法体验,因此未能登上榜单前二十。总体来看,ChatGPT、夸克、豆包、DeepSeek这四款产品几乎霸占了所有的榜单。
除了这四款霸榜产品外,还有一些垂直领域的APP也登上了各大榜单前列。如AI写作类工具AI创作狮和AI教育工具快对AI、小猿AI等。这些应用凭借高月活或高日活,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国内AI应用的竞争中,营销战已经打响,元宝和即梦成为最大变量。1月AI应用排行榜前十名基本被大厂系、“AI六小龙”和新晋黑马占据。它们的主战场集中在聊天机器人领域,大厂系表现最为突出。到了2月,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字节系的AI视频生成工具即梦和腾讯元宝大步前进,讯飞星火和智谱清言则消失在榜单前十。不难看出,国内聊天机器人赛道还缺乏独特性,能否上榜与营销力度有着强相关。3月,即梦更进一步,但快手的AI视频工具可灵却一直没有进入前十。这或许与用户的使用习惯有关,很多用户主要在Web端而非APP端使用AI视频生成工具。
从排名变化可以看出,国内竞争最激烈的当属聊天机器人赛道。夸克、豆包、DeepSeek稳居第一梯队,而元宝则成为最大变量,排名逐月上升。这与其接入DeepSeek有很大关系,但夸克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功能丰富便捷。除了聊天机器人赛道外,AI伴侣和AI视频赛道也备受关注。AI伴侣满足了当下年轻人对于情感陪伴、社交的需求;而AI视频生成工具虽然存在一定门槛,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其市场前景依然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