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绍兴诸暨的乡村,曾经有一位名叫钟睒睒的农民,他的生活简单而朴实,日复一日地耕作在田间地头。然而,谁又能预料到,这位平凡的农民,日后竟会成为国民瓶装水品牌的领军人物。
瓶装水行业,这个建立在全民刚需之上的庞大市场,曾被视为“日不落生意”。在过去几年里,农夫山泉凭借其稳健的步伐,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然而,到了2024年,这家企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年营收微增0.5%,净利润增长也几乎停滞。
尤其是在去年下半年,农夫山泉的营收同比下降了6.7%,净利润也下滑了3.8%。曾经作为农夫山泉“定海神针”的瓶装水业务,如今却未能跟上整体的增长步伐。与此同时,茶饮业务的迅猛崛起,与瓶装水业务的疲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这一困境,农夫山泉并非毫无动作。在茶饮市场上,东方树叶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营收首次超越了瓶装水业务,成为了农夫山泉的新增长点。然而,茶饮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从老牌饮品品牌到新兴强势玩家,再到新锐品牌的不断涌现,让农夫山泉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争抢市场,新兴品牌们采取了各种策略,其中不乏铺货狂潮。便利店店主赵志强透露,像果子熟了这样的新兴品牌,为了迅速铺货,甚至采取了赊账签单的方式。而农夫山泉等传统品牌,则在这方面相对保守。
尽管农夫山泉的茶饮品业务依然稳居市场头部,但增速已出现放缓。去年上半年,东方树叶还实现了59.5%的爆发性增长,但到了下半年,增速就明显疲软。这表明,农夫山泉在茶饮市场的守城压力正在增大。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农夫山泉推出了1.5L装的东方树叶,试图抓住“水替”需求。这一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1.5L装的茉莉花茶一上市就供不应求。然而,从长远来看,东方树叶的产品线相对单一,需要应对市场上千变万化的SKU竞争。
农夫山泉还在云南投资了初制茶厂,并计划进军海外市场。这些举措都表明,农夫山泉已经意识到,仅仅依靠防守战略是不足以应对长期拉锯战的。要想延续优势,必须跑得比所有追赶者更快。
然而,对于农夫山泉来说,茶饮业务虽然表现抢眼,但并不能替代“卖水”这一品牌根基。当前,农夫山泉的当务之急是拯救其急剧下滑的包装水业务。要想找到解法,首先需要找准问题。
外界普遍认为,农夫山泉的增长放缓与去年的舆论风波有关。然而,这场风波的实际影响似乎并未如外界所想象的那么深远。农夫山泉自己也将困顿归咎于“一场翻箱倒柜式的舆论攻击”。然而,真正的问题或许更多地源于农夫山泉自身。
在快消行业这个基层流动性极高的环境下,农夫山泉的狼性文化虽然推动了企业的进取,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业务员在执行过程中过于“努力”,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夫山泉与零售商之间的关系。
农夫山泉在瓶装水业务上的策略也值得反思。为了抢占市场,农夫山泉推出了绿瓶水,并采取了激进的定价策略。然而,这一举措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市场增量,反而暴露了低利润、高库存等问题。同时,绿瓶水的推出也对农夫山泉自己的红瓶水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面对这些挑战,农夫山泉需要找到红瓶水和绿瓶水之间的平衡点。只有在保持天然水品类的利润空间的同时,又能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农夫山泉才能摆脱自我内卷的局面,重振旗鼓。
在竞争激烈的瓶装水市场上,农夫山泉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创新的脚步。然而,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农夫山泉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无论是坚守天然水的品质承诺,还是拓展茶饮业务的新增长点,农夫山泉都在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未来,这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在瓶装水行业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农夫山泉需要更加细致地洞察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以更加精准的策略和更加优质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只有这样,农夫山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