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长视频寻新径:IP光芒渐暗,短剧崛起挑战传统模式

   时间:2025-04-14 19:14:27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长视频平台对IP资源的依赖日益加深,这一趋势可以追溯到2015年前后。以《盗墓笔记》为例,该剧作为国内首部采用会员差异化排播模式全集上线的网剧,在爱奇艺上线后,迅速引发轰动。据官方数据显示,该剧在上线后的22小时内流量即突破1亿,当月月度付费VIP会员数更是达到了501.7万,同比增速高达765%。

成熟IP,如畅销小说、漫画、游戏等,已经过市场的检验,自带一定数量的粉丝基础,无需从零开始培养用户兴趣。因此,“IP+顶流”的策略一度成为长视频平台的标配。自带粉丝的明星能够迅速提升剧集的热度与商业价值,为内容的确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IP带来的安全感并非永恒。

随着内容供给的日益丰富,IP的“质保”标签逐渐淡化。平台在策略上愈发谨慎,对题材的选择也更为挑剔。据德塔文数据统计,古装、悬疑、都市等过往最受追捧的题材中,只有悬疑剧的播出量在2024年高于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悬疑剧的高辨识度以及质量取胜的路线。

自3月中旬以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爱优腾)先后上线了《黄雀》《沙尘暴》《棋士》三部新剧,均为悬疑题材,且均为原创剧本。在内容端的投产迷雾之下,降本增效成为了主流趋势。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四大视频平台共上新240部剧集,比2023年减少了10.8%。同时,多平台联播剧占比增加,上新剧集的部均集数也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短剧作为内容供给的新势力,正在逐渐改变长视频行业的格局。过去两年,短剧主要在注意力分配层面分流了长视频的目标用户。如今,短剧的商业化框架逐渐成型,对长视频的商业模式构成了新的挑战。长内容在尝试重塑自我,而长短之间的博弈也愈发激烈。

IP的“确定性”正在被磨损。以2023年三大长视频平台的部分IP改编剧集为例,尽管它们在预约数据上表现突出,但口碑与热度并不完全匹配。五部剧中,豆瓣评分最高的《长相思》为7.6分,其余都在6分及格线上下。观众对同质化IP的审美疲劳逐渐显现,尤其是古偶、仙侠等题材。这种审美疲劳的影响逐渐从口碑侵蚀到了数据表现。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曾表示,2024年上半年预期的影视剧爆款表现均有偏差。这种偏差首先体现在“古偶”题材的乏力上。如《长相思2》的豆瓣评分下滑至5.9分,热度也无法与第一部相比。《狐妖小红娘》虽然备受瞩目,但上线后的反响平淡,热度走势平稳无奇。

面对IP改编的困境,长视频平台开始将目光投向原创内容。原创IP储备成为当前的一种解题思路,内容生产再向上探。爱优腾三家近期上线的悬疑剧集均为原创剧本,平台从大纲阶段开始跟进,编辑根据市场需求把握方向,作者负责细化内容。同时,平台有意识地控制数量,避免过度囤积。

在在线视频平台的营收结构中,会员服务稳定占据大头且持续增长,其次是广告收入。然而,受广告加载率的限制,长内容的广告展示效率天然弱于短内容。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观看多个短剧,而长剧的广告容量则相对有限。再加上短剧已经开发出“品牌定制”等广告模式,长剧在这方面显然难以效仿。

在竞争压力下,长视频平台对会员权益进行了调整,多为限制登录设备数量。这些变动也引发了不少舆论争议。为了应对短剧的挑战和观众对短内容、紧凑内容的取向,长视频平台在内容供应上也做出了改变。一方面,直接增加短内容供应,爱优腾以及芒果TV都设有短剧专区,且短剧的会员模式与长剧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让原有的长剧供应更适应观众的取向,减少剧集集数,提高内容质量。

观众的注意力时间单位越来越小,对内容的耐心快速流失。在保证体裁及创作手法不变的前提下,叫好和叫座的剧集都有“向短”倾向。如爱奇艺的《我的阿勒泰》豆瓣评分高达8.9分,集数只有8集;优酷的《新生》集均收入表现出色,一共10集。《开端》《平原上的摩西》等IP改编剧也有越做越短的趋势,向“精致紧凑”方向靠拢。

“爆款”是近年来讨论在线视频行业离不开的热词。然而,随着“赌爆款”的成功率逐渐下降,围绕它展开的一系列生产机制也必将经历调整。传统语境下的IP主要包含成熟的叙事、原始粉丝积累和商业确定性三个维度。然而,在当下,这三个维度都要经受更严苛的审视。同质化的叙事模式可能会被淘汰,更紧凑、更适应短内容消费取向的故事框架将受到青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