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廖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廖记投资”)的经营状况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据“证券时报”相关报道,廖记投资已经连续两年陷入亏损境地。2023年,该公司营收达到4.29亿元,但亏损额高达1.22亿元;而到了2024年,尽管营收略有下滑至4.23亿元,亏损却有所收窄,为9504.30万元。
廖记投资是知名卤味品牌廖记棒棒鸡的母公司。廖记棒棒鸡运营公司廖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股东正是廖记投资,持股比例高达88.7294%。廖记棒棒鸡由廖氏三兄弟中的廖钦弘、廖钦勇共同创立,两人不仅是廖记投资的两大股东,还在公司分别担任总经理和监事。
廖记棒棒鸡自1993年成立以来,作为最早进入卤味市场的品牌之一,曾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900多家门店,拥有3000多名员工,成为西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企业。然而,近年来,廖记棒棒鸡似乎与卤味行业的头部品牌渐行渐远。
消费者对于廖记棒棒鸡的评价出现了变化。曾经,它被视为美味快餐的代表,而现在,部分网友却将其戏称为“串串刺客”。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吐槽廖记棒棒鸡价格高昂,例如“8串素菜19.9元,8串荤菜39.9元”,“13串就要78元”,让不少网友感叹“到底都是什么土豪在买廖记啊!”
除了价格问题,廖记棒棒鸡还面临着食品安全方面的挑战。2022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中,廖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廖记棒棒鸡、夫妻肺片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而被列为不合格产品。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消费者反映,在廖记棒棒鸡门店购买的食品存在变质问题,以及服务态度恶劣等情况。
在行业竞争中,廖记棒棒鸡也显得力不从心。卤味市场如今已形成了煌上煌、周黑鸭、绝味食品、紫燕食品四大巨头并立的局面,廖记棒棒鸡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从营收规模来看,绝味食品在2023年的营业收入已突破70亿元,归母净利润在2021年便达到了9.81亿元;紫燕食品、周黑鸭和煌上煌虽然营收较低,但也都已迈入20亿元阵营,并实现盈利。相比之下,廖记棒棒鸡近两年却深陷亏损泥潭。
从门店规模来看,廖记棒棒鸡也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绝味鸭脖、紫燕百味鸡、周黑鸭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2428家、6055家、2908家,均远超廖记棒棒鸡。而廖记棒棒鸡自身的门店数量也在减少,其官网显示门店数量超过900家,但窄门餐眼数据却显示,截至3月10日,其在营门店数仅为661家。
在中国卤味市场形成“四分格局”的背景下,市场规模增速却在下滑。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测算,2024年卤制品市场规模为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8%,而2018年到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6.4%。尽管廖记棒棒鸡凭借历史积淀和品牌荣誉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但连续两年亏损的现状却揭示了其盈利困局。面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廖记棒棒鸡若无法实现突破,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