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定为“CHA”,意在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加速其全球化步伐。若成功上市,霸王茶姬将成为首个在美股市场亮相的中国新茶饮品牌。
然而,霸王茶姬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证监会此前已要求其就赴美上市的相关事宜补充材料,重点关注其股权架构的合规性、股东穿透核查以及境内运营实体的资质等问题。这些要求直指资本运作的合规边界,为后续审批增添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回顾霸王茶姬的发展历程,品牌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产品设计多次陷入抄袭争议,海外扩张因本土化不足而受挫,加盟体系也存在品控和用工风险。近期还传出青岛两家旗舰店关闭的消息,这无疑给其上市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招股书中,霸王茶姬展示了其惊人的增长数据。从2022年至2024年,其营收从4.92亿元跃升至124.06亿元,净利润从亏损9070万元增长至25.15亿元,门店数量从1087家迅速扩张至6440家。然而,在亮丽的业绩背后,一些数据也透露出品牌面临的挑战。例如,2024年同店GMV增速在第三季度开始放缓,第四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华东区域的下滑幅度尤为显著。同时,霸王茶姬高度依赖少数畅销产品,一旦这些产品受到冲击,公司营收将受到重大影响。
霸王茶姬的盈利模式也备受关注。与瑞幸咖啡的直营模式不同,霸王茶姬93.8%的收入依赖于向加盟商销售货品。虽然这种“总部赚差价,加盟商赚吆喝”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快速扩张,但原料成本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暴露出其在成本控制和利润空间方面的潜在威胁。同时,高昂的营销费用能否持续推动销售增长,进而转化为利润,也值得市场关注。
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在招股书中表达了打造“现代东方茶文化的全球符号”的愿景。然而,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却多次陷入“对标式创新”的争议。从LOGO设计、门店风格到产品命名,霸王茶姬都被指全面复刻其他品牌。虽然这种策略在短期内为品牌带来了流量,但长期而言,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品牌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在加盟管理方面,霸王茶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重加盟轻直营”的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快速扩张,但也带来了管理失控、品牌坍塌等风险。据招股书显示,霸王茶姬的直营门店仅占2.6%,若加盟商大规模终止合作或运营不佳,将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同时,加盟商吐槽品牌运营模式粗放、管理不善等问题也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品牌的经营风险。
在全球消费投资市场遇冷的背景下,霸王茶姬选择此时赴美上市无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全球餐饮类IPO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已经大幅下降,而国内新茶饮赛道更是寒意逼人。多个品牌上市首日即破发,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加盟模式可持续性的担忧。霸王茶姬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需要在产品创新、合规运营和全球本土化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对于霸王茶姬而言,上市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要想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还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只有在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