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最近十年,是中国零售行业经历结构性巨变的十年,也是零售行业加速进化的十年。线上平台与线下零售业态加速融合,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出现变迁,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激发全球化竞争,AI技术开始向零售业全面渗透。
对于成立十年的多点数智,既是中国零售业十年发展的参与者,也是行业的推动者。
3月18日,多点数智(02586.hk)交出公司上市后的首份年报(2024年度业绩),财报显示,2024年多点数智实现收入18.59亿元,同比增长17.3%,创下历史新高,较2023年实现关键性扭亏。
在「零售电商频道」看来,多点数智营收大幅增长的背后,除了在数智化系统的技术投入和实力,更重要的是对零售行业的洞察和实践经验。从1.0的传统商超线上化,到2.0提出实体零售“技术+咨询”融合模式,升级为一站式全渠道的解决方案,再到3.0进化为智能化零售解决方案,从传统技术向新一代的AI零售服务转变。
多点数智的十年演变,也是中国零售业开始走出困境,实现进化的十年。
中国零售业面临的困境
纵观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愈发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让零售业的新老问题一起凸显出来,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一是在存量竞争阶段,传统商超深陷同质化竞争与成本压力的双重困境。
商品结构高度雷同、价格体系扭曲,如品牌商高进场费推高终端售价,加之不断攀升的人工与租金成本,传统商超的盈利空间在持续收窄。
永辉超市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80亿元,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折射出行业的普遍性困局。
与此同时,奥乐齐、山姆和Costco等折扣业态和会员店业态的加速扩张,又在进一步挤压零售市场,迫使本土传统商超陷入“高端化无力竞争、大众化无利可图”的夹缝求生状态。
二是电商与即时零售平台重构了消费流量分配逻辑。
电商的高退货率暴露出线上消费的信任短板,推动部分消费者回归线下“眼见为实”的体验需求。然而,传统零售商的数字化能力薄弱,难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因此大部分错失了流量转化新增长。
更严峻的是,美团闪购、京东到家等即时零售平台凭借30分钟送达的本地化配送网络,直接截流了传统商超的应急性消费需求,这类高频、高毛利的生鲜日消品类原本是线下门店的核心护城河,如今却成为即时零售的新战场。
三是供应链的短板和用户运营能力的缺失从根本上制约了传统零售的转型。
大卖场长期依赖KA(关键客户)的模式,使定价权与促销资源完全掌控在品牌商手中,最终导致零售商沦为“收租方”。因此,难以建立起像山姆、Costco、奥乐齐、麦德龙等依托直采供应链推动自有品牌的精准研发和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营优势。
同时,由于数字化能力建设的不足,传统商超缺乏对消费者的识别,以及对用户持续的运营管理,不仅无法挖掘新的生意增长,甚至留不住消费者导致存量生意也出现下滑。
这种供应链议价权与用户运营能力的双重缺失,使得传统企业在近两年与会员制仓储店的竞争中节节败退。
中国零售业十年进化之路
多重困境相互交织,也在倒逼中国零售业开启深度变革,回顾中国零售业近十年的进化之路,不可否认是一场从渠道创新到技术驱动的深刻转型。
能否打破旧有的路径依赖,能否在商品差异化、全渠道融合及供应链效率上实现突破,将决定传统零售企业能否在电商与即时零售平台双重竞争下找到生存空间。
「零售电商频道」将这十年的发展总结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2015年至2016年是中国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O2O)的转折期,传统电商与新兴模式对线下零售的侵蚀加速,迫使行业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的生存路径。
这一阶段的核心矛盾在于电商平台对快消品和生鲜品类的争夺,以及传统商超在技术、流量和运营效率上的被动应对。
京东超市与天猫超市的推出标志着电商平台对高频、刚需品类的全面布局,通过价格补贴和物流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自营生鲜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和外卖平台的即时零售业务开始萌芽,进一步分流传统商超的核心品类——生鲜与日百。
在资本推动下,O2O市场经历爆发式增长与泡沫破裂的双重震荡。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滴滴与快的整合等事件折射出行业洗牌的残酷性。
这个阶段正值多点数智成立(2015年),定位为“超市线上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目标是帮助商超抵御线上平台对线下零售业务的冲击,填补传统零售线上化率不足5%的空白,并以物美为起点开启了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售企业数字转型的探索。
多点也被视为中国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早期探索者之一,与京东到家共同推动了O2O模式普及。
2017年至2018年是中国零售业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生态开始转型的关键时期,以“新零售”概念的落地为核心,叠加消费分级趋势的深化,行业形成了多元业态并存、技术与模式创新并行的格局。
这个时期,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概念并落地盒马鲜生,以“生鲜超市+餐饮+ APP电商+即时配送”的多业态模式打破传统业态边界,其门店通过仓店一体化和数据驱动的动态运营,开店初期坪效已是传统零售的3-5倍。
这一创新不仅催生了永辉“超级物种”、京东7FRESH等同类业态,更标志着线上线下融合从理论探索走向规模化实践。
在此背景下,消费分级趋势加速显现:一线城市用户追求品质化体验,推动盒马等加速开店布局发展;下沉市场则因拼多多的崛起全面激活,其通过社交裂变与工厂直连的C2M模式,将商品价格压缩至传统渠道的30%-50%,2018年活跃买家数达3.44亿,大部分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与此同时,社区团购以“预售+自提”模式切入生鲜赛道,兴盛优选借助便利店网络构建微信社群分销体系,拼多多试水“多多买菜”、美团上线“美团优选”、滴滴启动“橙心优选”……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押重注在社区团购的场景价值和规模效应。
这个阶段,多点Dmall OS 1.0通过帮助物美超市实现线上订单管理、移动支付覆盖和库存初步打通,系统闭环完成,正式推出上线。
传统零售企业纷纷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但由于规模和盈利受限,无法与互联网及电商平台直接竞争,开始加大与多点数智的深度合作,完成从货架经营到数据运营的转型。
这也标志着零售业竞争正式进入技术赋能生态构建的新阶段,既为后续即时零售爆发奠定基础,也印证了“效率革命与场景融合”将成为行业演进的核心逻辑。
2019-2020年是中国零售业通过多业态协同发展与供应链重构,形成了以技术驱动的效率革新模式。
首先,直播电商通过重塑“人货场”关系,以实时互动与内容营销缩短消费决策路径,推动了零售效率提升。头部主播凭借选品能力与粉丝粘性建立强信任关系,出现年销百亿的超级大主播。
其次,依托轻资产运营模式,即时零售将线下门店库存与线上流量高效连接,构建“线上下单-门店履约”的分钟级配送网络,形成适应高频需求的弹性的即时配送网络。
最后,物联网技术开始陆续应用于货架陈列优化、电子价签、自动购物车、自助收银等,提升终端运营效率。供应商协同平台通过数据互通提高响应速度,降低全链路运营成本。
该阶段传统零售的供应链数字化刚需显现,多点数智推出Dmall OS 2.0系统,支持商超实现全渠道订单统一管理(线上App、小程序、外卖平台等),并打通库存、供应链与会员体系。
助力物美、中百、麦德龙中国等零售商应对社区团购和即时零售多业态竞争,支撑其从单一线下模式转向“到店+到家+预售自提”融合模式。
2021至2025年是中国零售业经历结构性变革的关键时期,AI技术的深度应用、全球化战略的全面铺开以及即时零售业态的成熟演进。
AI的全面渗透正在重构零售业的价值链条,从消费决策到供应链管理,算法已逐步深度融入商业系统的毛细血管。
智能推荐系统通过持续学习消费者行为特征,建立起动态演进的用户认知模型,使商品与需求的匹配精度实现指数级提升。
在供应链领域,机器视觉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构建起全天候的智能监控网络,实时感知库存动态与物流轨迹,形成具有自优化能力的弹性供应链体系。
与此同时,折扣店、仓储会员店快速发展。仓储会员店使用强大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商品规划与源头直采建立价格优势,通过自有品牌战略强化商品的差异化竞争力。折扣业态依托C2M模式缩短供应链环节,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选品优化库存周转效率。
另外,随着国际市场的消费分级日趋显著,中国零售品牌开始构建分层式出海战略,全球化发展为零售企业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针对高线市场输出技术标准与数字生态,在成熟经济体搭建智能零售基础设施;面向新兴市场则侧重输出成熟的商业模型与供应链能力,通过本土化改造形成区域辐射效应。
最后,即时零售的成熟标志着零售业全面进入一小时生活圈的新阶段。
消费者对"所见即所得"的需求固化,线上线下渠道的物理边界被彻底打破,门店逐渐演变为兼具仓储、体验、服务功能的复合节点,实体店+前置仓成为零售行业的最优解。
即时零售平台也在倒逼传统零售企业重构运营体系,形成了"需求感知-智能响应-即时交付"的闭环能力。整个零售行业的竞争焦点已从单一的商品性价比,转向全链路效率与场景渗透率的综合比拼。
这一阶段历时五年,整个零售产业变革揭示出零售业演进的核心规律:技术突破催生新型商业关系,而全球化拓展则考验着商业模式的普适性与包容性。
多点数智在2024年升级Dmall OS 3.0,已经深度融合生成式AI(GenAI)与机器人技术,在AI出清、智能补货、自动化巡检等场景实现突破。具备轻投资、快迭代、强安全、高弹性、密接触等特征,以伴随式的服务,智能化、场景化的方式,希望用科技的手段让零售行业变更美好。
而引领传统商超调改的胖东来,也已全面应用Dmall OS 3.0系统,合作数据显示,AI系统仅用3天便完成黄牛限购功能开发,大大降低了人力干预成本;AI导购系统通过消费者行为预测优化商品推荐,助力单店销售额提升15%。动态库存管理系统通过实时销量预测与供应链协同,将库存周转效率提升20%,减少滞销损失。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多点数智AIoT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已从2021年的17.7%跃升至55%,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在「零售电商频道」看来,尽管该业务初期毛利率较低,但随着规模化应用,未来盈利潜力可期,比如其与胖东来的“最佳实践”已经复制到了步步高、万家惠等新客户。
除了国内的商超新老客户继续保持与多点数智的深入合作之外,多点数智还与与DFI Retail Group、SM集团等国际零售巨头深化合作,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8.5%,东南亚市场的突破性进展,柬埔寨Lucky超市线上销售占比从0跃升至15%,这些海外客户均已成为多点数智的成功出海样本。
全年服务591家国内外客户,净收入留存率达114%,显示出存量客户的增购与复购潜力。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多点数智国际业务同比增长27.9%,零售核心服务云业务以39.3%的增速贡献18.09亿元收入,占总营收的97.3%,成为绝对增长引擎。
中国零售业未来可期
现阶段,全球零售行业均全面转向效率变革,多点数智提供的已不仅是数字化工具和解决方案,而是全球零售企业重构“人货场”关系的数字化底座。
未来,多点数智预计将6.3亿港元募集资金的42.1%投入AI Native战略,计划开发行业通用模型以降低定制化成本,而正在测试的智能定价算法有望在2025年实现千店千价的动态调整。
正如张文中博士在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演讲中曾说道,中国的零售业已经彻底告别不确定的时代,进入到确定的全面数字化、彻底回归商业本质阶段,而数字化、智能化引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就是零售业可预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