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游戏中心迎来重大更新,榜单与品类功能正式上线,为市场观察提供新视角。
长久以来,微信小游戏凭借其较早设立的榜单系统,在市场趋势洞察方面占据先机。然而,这一局面近日被打破,抖音小游戏中心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升级,新增了榜单和品类等功能。此举不仅填补了抖音在游戏市场观察方面的空白,更为微信和抖音两大平台的小游戏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抖音内部正酝酿着一场大规模的架构调整,其中游戏业务将被正式划入文娱板块。这一变动使得游戏与文娱业务的联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预示着抖音小游戏将迎来更加紧密的文娱生态融合。
在微信和抖音的小游戏竞争中,两者展现出了不同的战略方向。微信小游戏凭借先发优势,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其产品属性更加偏向于重度玩法,畅销榜前列多为融合类重度游戏。相比之下,抖音小游戏则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仍存在大量轻度产品的市场空间,如休闲模拟经营类和IAA产品。
数据方面,2024年微信小游戏大盘月活达到5亿,日活1亿,同比增长10%,其中IAA变现同比增长30%,年流水破百万的游戏超过900款。而抖音小游戏用户超过1亿,过去一年DAU增长100%,流水增长130%,预付费人数增长320%,年流水突破百万的IAA小游戏超过560款,年流水突破千万的厂商超过80家。这些数据表明,抖音小游戏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势头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正积极鼓励开发者从IAA向混合变现转移。在抖音生态下,广告消耗主要来自中重度混合变现产品,混变产品数量大幅增长,消耗TOP50的产品中,90%为兼有内购和广告变现的混合变现产品。这一策略调整旨在丰富小游戏的类型玩法,激发用户需求,同时带动抖音达人、主播等创作者收入的提升。
抖音小游戏中心榜单功能的推出,虽然稍显姗姗来迟,但标志着抖音在游戏业务上的进一步投入和重视。与此同时,直播玩法作为抖音直播多元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线以来发展迅速,与小游戏形成了强绑定关系。无论是巨量引擎还是直播方面的活动,小游戏和直播玩法总是如影随形。业务线层面,抖音小游戏和直播玩法业务已进行整合,游戏负责人也转向向文娱业务负责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抖音对于小游戏定位的转变,从单纯的联运对象转变为文娱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信方面,虽然小游戏起步较早,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增长方式。视频号直播成为IAA小游戏重要的增长渠道,优质直播间场观迅速增长,找茬、脑洞等品类凭借直播激发新的活力。而在抖音方面,小游戏直播的流水已经超过达人视频,头部机构的年流水超过2000万,头部作者贡献的流水超过130万,整体开播增长了375%。
平台战略选择对平台品类偏好产生深远影响。以《向僵尸开炮》为例,这款游戏能够长期维持生命力,不仅得益于大手笔的买量策略,更在于其社交化玩法的创新。社交化能够延长产品寿命,减轻买量依赖,而流量平台也在鼓励小游戏社交化发展,以带动旗下流量业务的发展。主播需要有趣、易引发冲突、决策选择多样的小游戏与观众互动,游戏需要主播持续引流,平台需要推动直播业务发展,小游戏产品类型的社交化契合了这些需求,带动了小游戏市场的新一轮发展。
微信小游戏在PC端的发展也是其相较于抖音的一个重要优势。PC小游戏人均时长、付费渗透率、ARPPU均大幅提升,模拟RPG等更多品类玩法在PC端的适配也进一步加速了微信小游戏的跨端适配工作。这一变化不仅丰富了游戏品类,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和粘性。
随着抖音小游戏中心的升级和两大平台战略方向的明确,小游戏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无论是微信还是抖音,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寻求在游戏市场的更大突破。
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需要紧跟平台战略方向,不断创新游戏玩法和社交化元素,以满足用户需求并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他们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用户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