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关于“2025年2月28日将出现罕见‘七星连珠’天象”的讨论热度持续不减。据天文学家解析,此次天象涉及太阳系中的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这七颗行星。然而,对于多数观测者来说,不使用专业望远镜仅能清晰目睹其中三颗行星的风采。
参与此次连珠的行星将在黄昏日落后的短时间内陆续现身,自西向东横跨广阔的天际。遗憾的是,受行星位置分布及亮度差异影响,观测条件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因亮度极低,肉眼几乎无法捕捉;土星因靠近太阳,几乎淹没在黄昏的天光之中;水星也因位置接近太阳而难以直接观测。因此,公众通常只能同时观测到金星、木星和火星这三颗较为耀眼的行星。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2月28日这一天,在整个2月下旬,这七大行星都能在夜晚的天空中出现,只是并非同时全部亮相,2月28日只是它们排列得相对整齐而已。那么,究竟何为“行星连珠”呢?简而言之,“行星连珠”指的是在地球上观测到的太阳系中除地球外的行星排列成一线或聚集在较小一片天空区域的现象。不过,“行星连珠”并无严格定义,因为行星的相对位置几乎每天都在变化。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从地球上看,它们总是在黄道附近运行。从这个角度看,行星们天然地就连成一条线,只是有时距离较近,有时较远,或在太阳的一侧或两侧。至于为何此次“七星连珠”被描述为罕见天象,这与统计角度和张角的选择密切相关。以七星的张角小于30°为统计标准,从公元1年至3000年,“七星连珠”确实平均每77年出现一次。但此次“七星连珠”的张角达到了117°,这种条件下的“七星连珠”实际上并不少见,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
天文学家强调,“行星连珠”对地球的影响微乎其微。尽管行星连珠时行星相对集中,但它们对地球的引力影响仍然远远小于太阳和月球。因此,公众应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一天文奇观,欣赏其美丽与神秘,切勿将其与迷信或超自然现象相联系。尽管观测条件有限,此次“七星连珠”仍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观测和学习机会。在2月20日至3月1日期间,天文爱好者们不妨在黄昏后尝试寻找这些行星的身影,感受宇宙的浩瀚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