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的登月计划迎来了新的进展,正逐步向月球表面靠近。Firefly Aerospace公司宣布,其探测器已成功完成两次轨道机动,并捕捉到月球背面令人惊叹的视频画面。
尽管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将立即着陆月球,但这一系列的轨道调整无疑为未来的着陆奠定了基础。探测器还需继续进行轨道转移,直至抵达着陆点的最佳位置,这一过程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
在探测器前往环月轨道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阶段备受瞩目:近月制动和变轨过程。这两个阶段不仅考验着美国的航天技术实力,更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稍有不慎,探测器可能将与月球擦肩而过,或一头撞向月面。
近月制动的难度极大,需要精确控制“刹车力度”。力度过小,探测器将无法减速至足够程度,从而错失着陆机会;力度过大,则可能导致探测器过度减速,最终撞击月球。此前,俄罗斯的一次月球探测任务便因制动问题而失败。
尽管如此,美国在航天领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仍然不容小觑。此次,美国探测器在环月轨道上进行了两次轨道调整,过程相对顺利。据悉,第二次变轨耗时3分18秒,成功将探测器从高椭圆轨道转移至更低的绕月椭圆轨道。
然而,在绕月飞行过程中,美国团队将经历计划中的通信中断。这是因为月球只有正面能与地球保持通信,而美国尚未建立月球中继星。因此,在探测器绕至月球背面时,将出现通信盲区。
关于美国探测器拍摄的月球背面视频画面,尽管通信中断,但摄像机仍可绕飞拍摄。这一功能使得探测器能够在无需实时通信的情况下,记录下珍贵的月球背面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探测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画面,但其着陆点却位于月球正面。这一着陆区域选在了月球危海区域,这里地势平坦,对着陆过程来说相对较为有利。
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将于3月2日对着陆过程进行全球直播。这一直播将从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30开始,在NASA+平台播出。此次着陆任务不仅是NASA重返月球计划的重要一步,更是其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倡议和Artemis运动的一部分。
然而,此次任务的时间窗口相对有限。一旦成功着陆,探测器将只能在月球上存活14天。这是因为月球夜晚的温度极低,可能损坏探测器的关键部件。因此,探测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演示任务。
尽管如此,此次任务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将为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宝贵经验,还将为美国宇航员未来的月球和火星登陆任务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NASA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旨在通过支持商业任务来加速重返月球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