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宁高研院打造全国唯一地基近红外望远镜,助力宇宙探测新突破!

   时间:2025-02-22 18:54:50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作者:江南水乡生活见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项天文领域的重大成果在海宁市高新技术研究院(海宁高研院)与中山大学的合作中诞生。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一台80厘米近红外天文望远镜经过精心研制与集成测试,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这台望远镜采用了前沿的无人值守与远程自动化运行模式,标志着我国在地基近红外天文观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不仅是目前国内唯一正式投入运行的地基近红外天文望远镜,更是我国天文观测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回顾研制历程,海宁高研院在2023年接到了为中山大学研制新一代地基近红外天文望远镜的任务。该望远镜主要应用于红外K波段天文观测,对光学设计与实施方案提出了极高要求。海宁高研院团队凭借在先进光学制造与应用领域的深厚积累,负责了主、次及三镜的光学设计,以及基于计算全息的补偿器检测方案和光学镀膜等工作。

在研制过程中,海宁高研院团队面临了诸多挑战,如大口径光学元件的重力变形、检测光学气流扰动以及加工效率低等问题。然而,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团队不仅成功克服了这些技术难题,还按时完成了核心光学元件的交付,并于2024年顺利实现了望远镜的投入使用。

这台望远镜的研制成功,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天文观测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更为红外天文观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它采用R-C和改正透镜组光学系统设计,光学波段覆盖0.9-2.5微米,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同时,望远镜还配置了两个具有消旋功能的耐氏焦点,能够分时工作于1.2微米的J波段和2.2微米的K波段,为天文成像观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该望远镜在首批观测成果中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它成功观测到了超新星SN2024xal,并在持续监测过程中发现了其光度明显下降的现象。这一成果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宝贵的近红外波段光变数据,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超新星的性质。

该望远镜还具备快速和高精度指向能力,能够迅速响应空间中的X射线、伽马射线卫星以及地面光学巡天望远镜发现的暂现源,进行红外波段的观测。这一特性使得它在未来能够更广泛地服务于各类天文科学目标观测,为我国天文研究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这台80厘米近红外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与试观测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天文观测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更为后续大型红外天文望远镜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一成果无疑将推动我国天文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