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希顿酒店,这座曾风光无限的五星级地标,在今日上午以惊人的5亿余元人民币价格成交,买家仅用一次出价便成功竞得,地点位于成都希顿酒店内。成交信息由网络竞价结果确认书正式公布,中标者为四川省卓雅华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希顿酒店位于成都高新区CBD核心区域,其前身乃成都首屈一指的希尔顿酒店,曾以其高达80%以上的入住率和年营业额1.6亿元傲视群雄。然而,世事无常,这座昔日的辉煌酒店最终以“白菜价”被四川省卓雅华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收入囊中,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此次成交价格相较于最初挂牌的10亿余元,堪称“骨折价”。更引人瞩目的是,希顿酒店历经八次拍卖,价格从高位一路下滑,最终定格在5亿余元。每间客房的成本仅为127万元,远低于周边同档次酒店200万元以上的单房成本。2008年拿地时的成本已高达2.3亿元,如今整栋酒店的售价却不及当时拿地成本的两倍,土地成本倒挂现象显著。
尽管从多方面分析,此次成交价格看似合理,但希顿酒店能否在四川省卓雅华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运作下重焕生机,仍面临诸多挑战。据戴德梁行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甲级写字楼的平均租金高达每日每平方米130元,周边同类型四星级以上酒店的单房收益稳定在600至800元之间。以此推算,希顿酒店395间客房、6.3万平方米的物业规模,其年经营现金流理论上可达1.2至1.5亿元。
然而,高端酒店的净利润率通常仅在10%至20%之间,即便假设希顿酒店年净利润达到3000万元,其市盈率也高达约16.7倍,虽在商业地产的合理估值范围内,但重新装修的巨大投入以及日常运营的盈利预期,仍是中标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五星级酒店市场遭遇寒流,大量酒店被拍卖,其中包括上海宝格丽、北京金茂威斯汀等知名奢华酒店。然而,成功转手的案例寥寥无几,更多酒店如北京索菲特、佛山希尔顿、重庆悦榕庄等多次流拍,五星级酒店数量显著减少。文旅部数据显示,自2019年底至2024年三季度,我国五星级酒店数量已从845家减少至736家。
此次中标的四川省卓雅华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13日。在运营高星级酒店方面,其尚无公开资料可循。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位“破局者”能否成功盘活希顿酒店,无疑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