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江苏中农生态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中农集团)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称,由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陈井辉失联,导致公司经营和管理权限出现问题,暂时无法对中农易购(又称中农e购)的经销商进行兑付和发货。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事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据了解,所谓的经销商在签订合同后,并不直接提货,而是由江苏中农集团代为“保管”,经销商只需支付低廉的仓储费。一年后,他们可以选择将商品“退回”给企业,并获取接近本金10%的“客情费”。
这种看似轻松的赚钱方式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许多人不仅将这种模式视为一种投资手段,甚至将其作为储蓄的替代方式。他们连续几年都获得了既定的收益,因此不断加码投入。
以林娴为例,她自2022年开始在中农易购投入资金,全家累计投入达到百万元级别。她表示,由于江苏中农集团在当地规模庞大,且涉足多个房地产项目,因此她和家人都颇为放心。通过江苏中农集团的经销系统小程序,她可以操作进货,并选择“可退”的商品。合同规定,若不及时提货,可按照每月每箱0.5元的价格缴纳仓储费,而客情费则每季度发放一次,满一年后方可提取。
然而,当林娴试图提取到期的款项时,却发现无法找到退货的入口。她表示,之前曾通过业务员提取过款项,但现在却无法联系到他们。随着公司董事长失联的消息传出,她不得不从外地赶回淮安了解情况。
类似的经历也发生在其他投资者身上。他们最初只是试水投入少量资金,在客情费如期到账后,开始加大投入。然而,随着公司董事长失联,他们的资金被套牢。有人甚至表示,已经投入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江苏中农集团不仅涉足农产品和日用品销售,还涉足房地产开发。其官网显示,公司与多个知名品牌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合作领域涵盖绿色食品、日化用品、农副产品等高品质民生产品。然而,随着公司董事长失联,这些业务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危机,江苏中农集团发布了一份公告,表示愿意对2025年2月8日至2月28日到期的经销协议进行兑付。客户可以选择用中农易购产品进行兑付,或者等待地产项目妥善处置后进行兑付。然而,对于不愿意用产品兑付的经销商,他们仍需耐心等待后续通知。
对于这一事件,法律专家表示,如果卖方自始就有不交付商品并非法占有合同款项的意图,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如果有证据证明各方在协议之外另有约定,交易的实质流程中并不发生实物流转并由卖方支付固定利息,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涉嫌集资诈骗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目前,投资者们正在积极收集证据,以便后续维权。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介入调查,帮助他们挽回损失。同时,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人们,投资需谨慎,切勿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