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东数西算”三载路:算力产业蓬勃发展,网络架构建设待完善

   时间:2025-02-17 18:33:29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西部地区IDC机房的上架率经历了显著提升,与早期的低利用率形成鲜明对比。东数西算工程初期,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上架率普遍不足30%,许多项目建成后缺乏实际业务,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然而,到2024年,这一局面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大型模型应用的蓬勃发展,西部地区迎来了算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宁夏美利云中卫数据中心为例,该中心已投入运营3栋数据中心机房,截至2023年底,平均上架率已达到88%,而到2024年6月底,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92%。其主要用户群体为大中型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倾向于定制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服务。

中卫市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并非孤例,整个西部地区都在享受大模型带来的算力红利。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相关部门领导透露,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的算力规模已达到5.1万P,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机架超过3.1万架。这一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在算力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特别庆阳市还成功吸引了DeepSeek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入驻。DeepSeek的全量模型已在庆阳智算中心完成数万卡的快速部署,支持其671B模型的全量运行。庆阳智算中心是全国首个国产万卡推理集群,由亿算智能于2024年12月20日点亮,全部搭载了燧原科技最新一代算力卡,提供超过2500P的算力服务。

西部地区算力产业的成功发展,算力成本是一个关键因素。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东数西算”八大国家枢纽节点的直接投资超过435亿元,带动相关投资超过2000亿元,机架总规模超过195万架,整体上架率达到63%左右。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的网络时延已基本满足20毫秒的要求,新建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PUE)最低降至1.04,东部算力需求正在有序向西部迁移,算力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尽管西部地区的算力产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下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网络建设方面仍有待完善。在AI时代,虽然新建的数据中心已经具备满足企业算力需求的能力,但算力调度和算网融合的实现仍面临挑战。网络架构的建设成为影响“东数西算”集群,尤其是西部集群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算力网络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各行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算力网络已经演变为AI算力网络。算力网络的建设逐渐发展成为三种类型:单集群算力网络、多链路互联多集群算力网络和分布式广域多集群算力网络。目前,单集群算力网络已有诸多成功案例,但随着AI训练等需求的发展,分布式算力网络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分布式多集群算力网络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基于多链路互联的适合于同园区建设的分布式多链路互联多集群算力网络,二是跨广域网的多集群算力网络。在这种发展模式下,RoCE网络、UEC等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需求。虽然网络建设仍有待优化,但好消息是,西部几个节点已经具备了提供非高延时要求业务负载的能力。

以中卫为例,宁夏将中卫提升为骨干传输核心节点,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26个重要城市的直连网络,出口总带宽达到18T。与全国90%以上地区的光纤直连传输时延控制在8至20毫秒以内,这一时延空间为实时交易、4K视频以及数据热备份等业务入驻西部地区提供了可能。

中卫还致力于提升网络“多链路”保障效率,以满足全国95%以上的算力需求。这一进展不仅提升了西部地区的算力服务水平,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