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剧女儿潮涌现,家庭地位提升还是婚恋焦虑新包装?

   时间:2025-02-17 14:22:56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国产剧中女儿角色的涌现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从《五福临门》中的一门六女,到《六姊妹》中的九娃连生,小荧屏上女儿们的身影蔚为壮观。这一趋势不禁让人联想到2005年的《家有九凤》,然而时过境迁,女儿们的回归是否意味着女性在家庭地位上的又一次提升?

仔细观察这些剧集,不难发现,女儿们的叙事空间虽有所扩展,但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却远比想象中复杂。在某些情节中,女儿们似乎更像是儿子的替代品、老公的附庸或是母亲的翻版。这种角色混淆,让人对女儿潮的真实意义产生质疑。

不过,尽管现实生活中的女儿潮并未如影随形,但在影像世界中,女儿们的“人口富裕”却显而易见。这或许是一种预示,只有在影像上先实现这种繁荣,才有可能逐步映射到现实世界。毕竟,家庭剧作为社会流变的缩影,一直以来都是观众关注的焦点。

今年的国产剧中,母女关系成为热门主题。从《烟火人家》到《奔跑是我的人生》,两部作品都构建了令人窒息的母女关系。杨超越与母亲、马思纯与母亲的纠葛,让观众看到了母女之间难以言说的痛楚。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大戏,无需刻意安排偶遇,便能在婚恋问题上大做文章,堪称抓马好手。

《烟火人家》(图源:网络)

而在《五福临门》中,女儿们的数量更是翻了几番。倪虹洁领衔的四个女儿浩浩荡荡进军长安,为的是给已经嫁人的二女儿帮忙找对象。随着女儿数量的增加,狗血情节也随之增多。男女主角在二姐夫妇的周围紧密团结,各种偶遇、搂搂抱抱、慢镜头对视,让罗曼蒂克氛围瞬间拉满。

《五福临门》(图源:网络)

相比之下,《六姊妹》的剧情虽然不癫狂,但作为一个以想生儿子为驱动力的作品,却让观众难以评价。红狼和邬君梅一心求子,却在接下来的20年里连生六个女儿。这家的苦难全因这对父母的非分之想。而主角沈月的遭遇更是让人唏嘘不已,青梅竹马变世仇,还被绿茶抢走心上人,这样的剧情在大过年时实在让人难以下咽。

《六姊妹》(图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剧集中,母亲的形象往往缺位或模糊。在《五福临门》中,倪虹洁饰演的母亲主要负责给女儿们添乱,从赌琴输掉嫁妆到拿不了开店转型的主意,她更像是一个无厘头的角色。而在《六姊妹》中,邬君梅饰演的母亲虽然生了六个女儿,但却半点没有为人母的拎得清。她对老大的敌意和对老六的溺爱,都让人难以理解。

这种对母女关系的刻画,似乎总是陷入一种固定模式:母女之间必有一战。但这种战争却又不像父子之争那样为了家庭效率,母女间更像是一种共生蚕食关系,互相内耗。然而,母女关系本可以有更多面相,它可以是理解、是支持、是共同成长。台剧《俗女养成记》中的母女关系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俗女养成记》(图源:网络)

这些女儿剧的故事原型也值得探讨。《五福临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傲慢与偏见》,但显然,国产剧并没有学到这些经典作品的半分精髓。名著们知道人是人,观念是观念,不会把这两者等同。它们通过不同人物的行动和观念角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小妇人》(图源:网络)

相比之下,国产剧中的女儿们往往只是观念的载体,缺乏真正的个性和复杂性。她们被塑造成伪人,只为了推动剧情发展。这种简单粗暴的刻画方式,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

因此,作为家庭剧的分支,女儿剧需要做出改变。它们不能再简单地把女儿们凑做一团,制造婚恋焦虑或弘扬糟粕。而是应该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复杂性,展现人性的多面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观众看到女儿们的真实面貌,也才能让女儿潮成为真正的女性力量崛起。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