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外媒聚焦:中国加速追赶“星链”计划

   时间:2025-02-13 14:14:13 来源:观察者网作者:观察者网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元宵佳节前夕,我国航天事业迎来了又一里程碑时刻。长征八号甲(长八甲)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长八甲火箭的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不仅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9次飞行,更意味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增添了新成员,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系列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这一壮举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此次发射旨在通过单次任务将更多卫星送入太空,以应对马斯克旗下卫星互联网公司“星链”在地球低轨道的强势布局。中国计划在今年进行多次发射,增加低轨道卫星数量,逐步缩小与“星链”的差距。目前,“星链”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已接近7000颗。

彭博社同样对此次发射给予了高度关注,指出长八甲火箭的首次升空标志着中国在追赶“星链”计划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这款新型运载火箭将用于部署大量卫星,构建中国庞大的空间互联网网络。

长八甲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全箭总长约50.5米,起飞重量约371吨,起飞推力达到480吨。该火箭沿用了长八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但芯二级采用了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并装配了5.2米直径整流罩。这一设计使得火箭能够为卫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适应更多种类和更大体积的卫星。

长八甲火箭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上的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能够覆盖未来主流轨道任务载荷的发射需求。它与长八火箭基本型共同组成了长八系列火箭,形成了太阳同步轨道5吨、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极大提升了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组网发射能力。

在此次首飞任务中,长八甲火箭还首次应用了双余度电静压伺服机构。这一技术结合了电驱动与液压系统的优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的特点,能够适应火箭飞行中的高振动与极端温度环境,显著提高了飞行控制精度与可靠性。

面对“星链”系统的市场先发优势,中国正加速推进大型低轨星座建设。去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多个卫星星座的组网卫星,其中包括“千帆星座”。该星座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数千颗卫星的发射,提供区域乃至全球网络覆盖。

“千帆星座”的建设不仅得到了国内资源的支持,还吸引了国际合作伙伴的关注。去年以来,“千帆星座”已与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向这些国家提供卫星网络服务。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雄心壮志。

在组建卫星星座的同时,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年初,我国在激光数传领域实现了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试验的成功。中国科学家还开发了一种新的二进制鲸鱼优化算法,用于对“星链”等巨型星座卫星进行全面侦察。

随着长八甲火箭的成功发射以及“千帆星座”等卫星项目的持续推进,中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未来,中国有望在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