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余温尚未散尽,万达集团便因两则重量级消息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先是万达商管的重要人物——总裁张霖宣布辞职。张霖,这位在万达集团深耕近四分之一世纪的老将,一度被视为王健林的潜在接班人。紧接着,王健林名下超过7000万元的股权被冻结的消息传来,这无疑给万达集团带来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近年来,万达集团不断抛售万达广场等核心资产,曾经的商业地标一个个转手他人,这一系列举动让万达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不禁要问:这家昔日的商业地产巨头,究竟背负了多少债务?它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张霖的离开,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有预兆。早在2024年初,一系列权力交接的迹象便已显现。从辞去文旅集团总裁一职,到陆续卸下多个重要职务,张霖的离职之路显得颇为“体面”。2月10日,万达商管正式确认张霖因个人原因辞去总裁职务,由张春远接任。张春远作为万达新一代管理层的代表,自2008年加入万达以来,历经基层打拼,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张霖的万达生涯始于2000年,他凭借出色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在万达的庞大业务版图中灵活填补各个关键岗位,为万达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万达近年来陷入发展困境,那些曾与王健林并肩作战的老将们,却相继选择离开。张霖的离职,无疑给万达精心构建的管理层架构带来了巨大冲击。
从财报数据上看,万达商管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2024年前三季度,虽然实现营收399.26亿元,同比增长2.8%,但净利润却从110.57亿元降至97.79亿元。更为棘手的是,截至2024年9月底,万达商管的负债合计约达2990.3亿元,而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140.01亿元,资金链的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屋漏偏逢连夜雨,王健林名下的多笔股权再次被冻结,让万达的处境雪上加霜。2月11日,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王健林,冻结股权数额高达7702.8万元,冻结期限为2年。紧接着,王健林又新增两条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的企业分别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分别为240万元和960万元。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万达集团的局势愈发严峻。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商业地产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转型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万达集团作为行业巨头,自然难以独善其身。股权冻结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万达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更加捉襟见肘。
更让万达头疼的是,万达商管上市失败的苦果仍在持续发酵。由于上市计划一再推迟,万达失去了重要的融资渠道,资金链压力进一步加剧。为了缓解债务压力,万达商管不得不开启大规模的资产出售行动。自2023年至2024年,万达已陆续出售超过30座万达广场。进入2025年,万达的资产抛售步伐非但没有放缓,反而进一步提速。
在资产抛售的过程中,新华保险逐渐成为了万达的重要合作伙伴。吉林四平与扬州的万达广场便相继被新华保险纳入囊中。然而,对于万达来说,这种“断臂求生”的方式是否可持续,仍是一个未知数。毕竟,资产出售只能解一时之困,如何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状况、重塑商业模式,才是万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