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苹果中国市场份额下滑,DeepSeek崛起加速苹果败退?

   时间:2025-02-13 10:38:19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杭州阿里总部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马云,他的出现总能引起广泛关注。这一次,他的亮相与一项重大合作息息相关:阿里与苹果将携手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

对于阿里而言,这次合作无疑是一次天降良机,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接触到数亿台智能终端。而对于苹果来说,这一决策背后却透露出一丝慌张。近年来,苹果在大中华区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尽管2024年仍为苹果贡献了185亿美元的收入,但这一占比已降至14.89%,创下近四年新低,也是过去11年来的第二低点。

智能手机的竞争如今已演变为AI的较量。在苹果iPhone 16系列的发布会上,AI功能占据了大量篇幅。然而,这项功能在国内却迟迟未能上线,使得苹果的创新在中国大陆市场无法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国内手机厂商纷纷推出AI功能,给苹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影响了其销量。IDC数据显示,在苹果的传统销售旺季,iPhone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9.6%,差点失去第一的位置,全年排名也从第一跌至第三。

平板电脑方面,苹果同样遭遇了滑铁卢,市场份额出现下滑,失守第一宝座。在这个关键时刻,DeepSeek的出现无疑给国产厂商增添了一把利器。这款AI大模型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性能比肩OpenAI的GPT模型,且训练成本远低于美国科技巨头。DeepSeek的火爆程度从微信指数上可见一斑,其他国内软件的数据远远不及。

随着DeepSeek的发展进入产业融合阶段,华为、荣耀、OPPO等知名手机品牌纷纷宣布接入。这意味着,在苹果手机的大模型应用还未落地之前,国内手机厂商已经率先接入了比肩ChatGPT的大模型,将在用户体验上产生巨大差距。IDC分析认为,AI手机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换机潮”,三年后AI手机的出货量占比将超过一半。

苹果自然非常着急,去年底曾传出百度将成为苹果AI中国合作伙伴的消息,但双方合作始终未能进一步落地。苹果在评估了多个选项后,最终选择了阿里的Qwen大模型。尽管Qwen没有DeepSeek那样火爆,但它是苹果综合考量的最优选择。然而,中途更换合作方意味着从合作到部署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对于苹果用户来说可能早已习惯,但在当前阶段却变得非常致命。

库克以供应链大师著称,他治下的苹果一直采取后发策略。这种策略能够减少试错成本,保证产品品质,但前提是市场领先以及保持高品质。苹果凭借庞大的用户体量、闭源的操作系统和极高的用户黏性,敢于采取后发策略。然而,在AI时代来临之际,苹果的危机已经悄然酝酿。

除了英伟达之外,美股七姐妹中的其他五家都有独立的大模型产品。而苹果在AI大模型上几乎没有参与感,这种躺平相当于把主动权拱手相让。苹果曾公布过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成果,但以苹果的标准来看,这一成果还不足以与iPhone融合。AI大模型的差距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苹果到了追无可追的阶段。

回顾苹果这几年的发展,从2015年开始,苹果大中华区的收入就一直在下滑。尽管2020年华为遭遇危机,苹果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但后发策略也在悄悄给苹果增加负担。苹果取消了投入十年的造车计划,原因在于要造出一辆像iPhone一样的颠覆性产品可能性非常低。快充品控无法保证,折叠屏手机计划推迟,再到如今的大模型问题,苹果的产品节奏已经落后。

2024年,苹果的市场份额在连续四年上涨后掉头向下。这一次,苹果面临的挑战远比过去猛烈。华为冲到了市场第二,增速高达50%。苹果即将重新回到2019年的处境,面临中国厂商的前后围堵。同时,苹果与中国市场的关系也在变得冷淡。近年来,苹果一直在调整供应链布局,将产能转移到新兴国家。这意味着苹果在政策支持、舆论口碑以及供应链紧密程度上都没有了此前那样深厚的基础。

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华为激活量第一,小米增速最快,苹果则出现负增长。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清晰。苹果正在回到2019年前后的处境,而这一次加上AI带来的未知因素,苹果可能更加无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