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在其搜索功能中悄然引入了名为DeepSeek(简称DS)-R1的模型,尽管目前仍处于小规模灰度测试阶段。部分幸运用户已能在微信搜索框内发现“AI搜索”选项,并通过选择“深度思考”模式,获取R1模型提供的更为详尽的答案。
作为全球第五大社交媒体,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3亿,其搜索引擎此番接入DS-R1模型,无疑具有行业标杆意义。在此之前,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已宣布将开源其文心一言模型,并接入DS;而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平台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更是在春节期间就公开力挺DS,并早早宣布接入,此举使得360集团的市值飙升超过100亿元。
这些主流搜索引擎纷纷接入DS,不仅因为DS是开源的,更因为其推理成本极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表示,大模型的推理成本每年可降低90%,而DS以一己之力实现了这一目标,其训练预算仅需550万美元。各大平台接入开源且成本效益高的DS,不仅有助于DS利用这些平台的算力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还能迅速提升DS的用户基数。
然而,在各大模型公司继续竞争模型性能和吸引用户的同时,一些大模型企业已经开始在营销端进行深入探索。大模型训练成本的大幅降低,预示着AI在营销领域的渗透将进一步加深。例如,美妆品牌上美股份的创始人吕义雄近期在工作群中提及计划用AI替代人工,特别是在客服和新品创新中心,将大幅减少人力,只留下能熟练运用AI的员工。
从市场营销的4P理论来看,产品和客服(关乎用户满意度和复购率)是现代营销模型中的核心环节。上美股份作为营销大户,在抖音、淘宝天猫等平台投入巨大。如果上美股份真的大规模引入大模型替代人力,那么营销领域或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销是消费零售企业的核心支出之一,阿里巴巴等平台和头部AI企业纷纷瞄准这一领域,推出相应产品。
阿里妈妈商业化运营中心总经理树羊在最近的直播中表示,希望2025年商家增长的驱动力来自AI,通过AI更好地理解消费群体,构建明确的投放行为与能力,识别新机会,并像经营咨询师一样帮助商家优化经营、提供建议。实际上,早在去年,AI头部企业商汤科技就已展示了AI与服装、美妆等行业的结合,推出了AI试衣、试鞋等应用,并帮助企业创始人等打造虚拟数字人,实现24小时无人直播。
零一万物等独角兽企业也在AI营销领域取得了突破。零一万物为零售门店提供如意数字人直播方案,一名运营人员能支持20路真人或数字人主播,大幅降低直播成本。在私域运营上,零一万物的营销短视频生成产品能将大模型转化为高效工厂,以极低的成本每天为大量社群产出优质营销视频。在门店人员管理上,借助大模型可打造智能客服系统和培训体系。
尽管AI为营销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手段,但也带来了挑战。AI能够自动生成图文视频等内容,协助人规模管理社交媒体账号,更高效地分析用户行为,这使得企业利用AI进行规模化营销行为变得更加容易。然而,这也可能导致营销内容迅速“水化”。例如,AI可以快速生成大量评论、点赞或转发,模拟真实用户的互动,或者利用数字人主播进行长时间直播。
这种“水化”的营销内容可能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导致虚假信息泛滥,进而影响平台和品牌的声誉。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AI能力来巡查、检测和识别AI生成的图文、视频等内容。同时,建立AI营销的基本伦理也至关重要,比如强制标注AI生成的内容,以提醒消费者注意。
最后,各大消费零售品牌应警惕依赖AI“水军”或生成虚假信息的风险。利用AI进行不正当竞争或恶意诋毁竞争对手,可能会面临法律和道德风险。随着央视315晚会的临近,谁将成为AI营销的反面教材,值得我们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