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单机游戏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2024年被视为这一轮变革的起点,其中,《黑神话悟空》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它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关注,使得PC平台成为各大游戏企业竞相角逐的战场。
进入2025年,国产高品质单机游戏的井喷式曝光,特别是春节期间几款小品级单机游戏的优异表现,更是让玩家、媒体以及从业者兴奋不已。国产单机游戏市场似乎正迎来一个全面发展的春天。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国产单机游戏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厂商的战略选择具有鲜明的垂直性和方向性。动作元素成为了众多游戏的核心,结合剧情、题材等突破点,以及跨端发展的中国特色方式,国产单机游戏正努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新年伊始,包括腾讯、网易在内的多家游戏公司纷纷曝光了新的单机游戏项目。如腾讯IEG的《剑来》IP单机项目,以及投资子公司蛇夫座研发的《湮灭之潮》,都引发了广泛关注。网易的《万民长歌:三国》、《剑心雕龙》,以及万维猫动画携手原力数字科技打造的《凡人修仙传》单机版,同样备受期待。这些游戏大多以动作玩法为核心,RPG类型为主。
有人认为,是《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让国内厂商过度聚焦于动作玩法赛道。但实际上,这一趋势早在《黑神话悟空》之前就已经显现。大型单机游戏的开发周期长,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如果以20年为分界线,可以看到在《黑神话悟空》前后,已经有一些小有名气的产品选择了动作玩法这条道路。
以索尼中国的“中国之星计划”为例,自2016年公布以来,已经扶持和帮助了多个本土游戏开发团队,其中不乏《暗影火炬城》、《硬核机甲》这样的动作冒险佳作。从第一期到第三期,ARPG和类魂元素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
除了动作元素外,剧情和题材也成为了国产单机游戏的一大卖点。春节期间,模拟RPG《中国式相亲》、剧情解谜《三相奇谈》和《全网公敌2新世界》等作品在Steam平台和国内社交平台上都收获了不错的评价。这些游戏虽然玩法并不惊艳,但凭借独特的剧情内容和题材选择,成功吸引了玩家的关注。
国产单机游戏的这一选择并非偶然,而是与动作元素的选择具有协同性。两者都涉及到开发成本的问题。随着技术升级和生产工具的迭代,游戏开发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使得研发能够更专注于内容本身。Unity开发者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独立游戏和中型工作室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立项到发行的全过程。
得益于中国游戏在手游领域的成功,国产单机游戏也形成了一条跨端/IP衍生的特色道路。随着PC市场的全球性增长,国产游戏出海也从手游进化到了手游、PC(以及未来主机游戏)多管齐下的阶段。腾讯的《三角洲行动》、叠纸的《无限暖暖》等作品,都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然而,国产单机游戏的发展之路仍然漫长。虽然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但能够得到玩家认可的玩法创新仍然极度困难。Steam平台上新游戏数量的激增也带来了质量的两极分化。玩家群体对于新游的游戏时长占比并不高,而长尾效应则较为明显。
尽管如此,国产单机游戏市场仍然充满了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国产单机游戏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