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天问二号启程:揭秘地球“准卫星”与主带彗星的深空奥秘

   时间:2025-02-12 05:12:47 来源:ITBEAR作者:北京日报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航天即将开启深空探测新篇章,天问二号任务蓄势待发,计划于2025年5月搭乘长征三号乙火箭升空,踏上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此次任务的核心,是造访两颗神秘而独特的小天体——近地小行星2016 HO3与主带彗星311P。

提及天问二号,或许有人会误以为它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延续,实则不然。“天问”系列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统称,其探索范围远超火星。天问二号的使命,是对这两颗鲜为人知的小天体进行深入探测,揭示它们的秘密,推动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进步。

天问二号的旅程首先从2016 HO3开始,这颗小行星被天文学家形象地称为地球的“准卫星”。它于2016年被发现,轨道奇特,每年围绕地球旋转一圈,仿佛月球之外的另一颗天然伴侣。尽管它并非真正的卫星,而是受到太阳引力控制,在地球附近运行,但其独特的轨道和接近地球的位置,使其成为研究价值极高的天体。天问二号计划对其进行伴飞、测绘、遥感和采样,以揭示其起源、轨道演化及物质构成等科学问题。

为了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天问二号在抵达2016 HO3后,将进行长达一年的伴飞观测。这是因为对这颗小天体的了解尚不充分,需要详尽的测绘和地形分析,以找到最佳的着陆点。着陆采样过程也将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小天体引力微弱,探测器需要轻柔地接触并固定在其表面,执行采样任务。天问二号采用了多臂协作式小天体附着取样机器人,旨在获取100克以上的样品。

采样完成后,天问二号将携带样品返回地球,途中将利用地球引力进行加速,继续前往311P执行探测任务。预计整个旅程将超过9年,对探测器的可靠性、测控与导航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为此,中国航天科技人员在采样系统、动力推进系统以及远程测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和突破。

天问二号的采样系统采用了砂轮磨削和毛刷清扫两种方案,以适应不同表面状况的小天体。其动力推进系统则采用了持久且高效的离子电推进技术,非常适合漫长的空间旅行。中国还升级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络,为深空探测提供了更强的助力。

天问二号的任务不仅是中国深空探测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将为国际小行星研究领域贡献宝贵的中国智慧。随着“天问家族”成员的不断壮大,中国航天将继续推动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探索宇宙的奥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