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酒类市场中,一股新的潮流正在悄然兴起,与传统高端白酒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高端白酒品牌正面临动销疲软、流通不畅、库存积压的严峻挑战,市场信心受挫,有人甚至称之为“高端化神话破灭的一年”。然而,在这股逆流中,光瓶酒却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亮点。
光瓶酒,以其“低价+大容量”的特点,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市场热度不断攀升,相关企业的业绩也随之增长。例如,山西汾酒旗下的玻汾,凭借其亲民的价格和出色的产品力,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据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玻汾等酒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了26.87%,为公司贡献了85.40亿元的收入。
同样,作为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其高脖绿瓶西凤酒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款酒已经连续10年实现量价齐升,2022年销量高达500万瓶,单箱渠道销售价格提升约5%,单瓶零售价格平均稳定在55元以上。2024年一季度,高脖绿瓶西凤酒在陕西市场的销售收入更是超出预期,达到约5万箱,同比增长约34.6%。
老白干酒也在这一轮市场调整中实现了逆袭。据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增长33%,位居A股白酒板块增速榜首。在高端白酒市场的寒冬中,光瓶酒成为了众多酒企的“避风港”。
随着光瓶酒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酒企开始纷纷入局或加速布局。泸州老窖推出了高光、黑盖等光瓶酒产品;五粮液则布局了新单品“尖庄·荣光”;郎酒加大了“顺品+小郎”组合的运作力度;舍得推出了T68、沱牌六粮等新品;剑南春在绵竹大曲之后,又发布了工农酒;今世缘发布了高沟标样;川酒集团则推出了国标口粮酒国浆。这些名优酒企的加入,进一步推动了光瓶酒市场的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光瓶酒的价格也在逐步上探。过去,光瓶酒主要以低价“口粮酒”的定位为主,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光瓶酒开始推出百元甚至千元级的新品。价格的梯次升级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体现了光瓶酒行业自身的结构性转变。其中,李渡酒业推出的第二代“李渡高粱1955”更是被誉为“中国最贵光瓶酒”,在过去十年间,这款产品的售价从最初的380元提至2024年的1230元。
然而,光瓶酒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头部效应在光瓶酒细分赛道中愈发明显,玻汾、牛栏山和红星等第一梯队品牌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尖庄、小郎酒和顺品郎等第二梯队品牌也在奋力追赶。在这种背景下,中小酒企在光瓶酒赛道上的机会受到挤压,如何实现突围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课题。
目前,光瓶酒市场按价格分类可以分为低线光瓶酒(30元以下)、中线光瓶酒(30元~60元)和高线光瓶酒(60元及以上)。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主要集中在60元以下的价格带。然而,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入,消费者对高品质光瓶酒的需求逐渐显现。百元左右的价格带既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提升的追求,又不会带来过高的经济负担。因此,越来越多的光瓶酒开始进军百元价格带。
然而,进军百元价格带并非易事。首先,价格是光瓶酒向上发展的关键标志和竞争焦点。进入百元价格带后,光瓶酒将面临更多的竞争企业和更高的竞争水平。此时,企业需要根据价格升级调整发展战略重心,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其次,光瓶酒企业需要对百元时代渠道变化的认知和操作思路进行更新,研究阶段性渠道变化,以更好地对接产品与渠道终端。再次,消费场景也发生了变化。百元价格带之上的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细分化和差异化,企业需要研究如何对接新场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品类竞争在光瓶酒市场中至关重要。由于消费者对光瓶酒的品类认知不强,因此香型融合类光瓶酒将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