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影票里的服务费,到底谁在悄悄赚钱?

   时间:2025-02-05 18:57:46 来源:海报新闻作者:海报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再度传来捷报,票房成绩刷新历史记录。然而,不少影迷在购票过程中发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购票,票价中都包含了一项名为“服务费”的额外费用。这项费用的具体金额因购票平台、影院及电影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影迷们纷纷晒出自己的电影票,对比不同影院同一场次的“服务费”价格,发现差异显著。有的影院服务费高达5.9元,而有的则仅为3元。这一发现让不少影迷感到困惑,这项“服务费”究竟从何而来?又是由谁在收取?

事实上,关于电影票“服务费”的问题,早在多年前就已引起关注。2015年7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与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发布了《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明确规定电商出售的电影票应在票面上分别明示电影票价格和服务费价格。对于4D影厅、VIP影厅等特殊场次,票价和服务费需经发行方与放映方通过合同确定,并合理定价,向观众明示。

然而,尽管有明确规定,但仍有影迷反映,在网络购票时支付了“服务费”,然而拿到的票根上却并未标注这一费用,仅显示了电影票价格。这一现象引发了影迷们对于“服务费”透明度的不满和质疑。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曾表示,消费者在遇到网购电影票价格与票面价格不符的情况时,有权进行维权。他提醒广大影迷,在购票过程中应仔细核对票价和服务费,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此次春节档电影市场票房再创新高,无疑为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如何规范电影票“服务费”的收取,提高透明度,保障消费者权益,仍是电影产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