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深海猎“影”:中微子望远镜布网南海,十年内或揭数十天体奥秘

   时间:2025-02-05 16:29:14 来源:中关村在线作者:中关村在线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项深海科研壮举在中国南海海域成功上演。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携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在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布放了一套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HUNT)探测器单元样机。

此次布放行动覆盖了四个最新研发的探测器单元以及一个关键的LED光源刻度单元,所有设备均被精准投放至水下1600米的预定位置。令人振奋的是,这些尖端设备已顺利接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南海海底观测子网”的电路与网络系统,并开始了稳定的运行。

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的宏伟构想源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该团队计划在水深千米以下的区域安装这一装置,旨在捕捉能量超过十万亿电子伏特的中微子。这一壮举无疑将极大地推动中微子天文学的发展。

据悉,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的探测器阵列将覆盖广阔的海域,面积达到约600平方公里。科研团队预计,在未来两年内,该装置将能够观测到中微子天体点源,并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发现多达数十个中微子天体。这无疑将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提供宝贵的线索。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探测器单元的设计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能力。他们历经两年的潜心研发,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探测器单元。为了验证这一成果,团队于2024年3月在贝加尔湖进行了实地论证,并成功布放了12个探测器单元样机。

中微子,这一神秘的基本粒子,属于费米子类,它通过弱相互作用和引力与其他物质产生联系。由于弱相互作用力程极短,中微子几乎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越正常物质,这使得它们的检测变得异常困难。尽管中微子的质量极小,甚至一度被认为质量为零,但至今尚未有实验能够证实其具有非零磁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