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信建投预测中国房价跌到2026年止跌回稳,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第一想法就是2025年楼市还要加速暴跌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信建投的研究结论,以及接下来市场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01
中信建投的研究结论
下面是信建投预测中国房价2026年见底的核心逻辑:
①美日俄等5国,房价下行周期大约为5-10年,跌幅大约在20%-40%。
② 这期间,上述国家都出台了“救市”政策,并且基本上都是两年左右就见底了。
③中国房价到现在连续下跌3年,跌幅近15%,接近国际平均水平。今年操盘手出台了一系列救楼市计划。
总之,参考国际经验2年左右见底,那么中国房价大约在2026年前后见底。
这个观点靠不靠谱呢?
其实,不可否认,其他国家应对房价危机的成功经验,有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价值。
但是国情不同,再加上经济发展趋势不一样,这些国际经验也只能用来参考,咱们看看就好,不必太当真。
.02
中国房价见底?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搞清楚,这轮房价从2021年开始下跌,核心原因是什么?
然后才是如何消除利空,房价什么时候止跌回稳。
首先,关于房价下跌的核心原因:
有人说,新生人口持续下降是这一轮房价下跌的主因。
显然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第一,我们新生人口从2017年开始就大幅跳水。
如果孩子生的少是主因,那么房价就应该从2017年开始跌,而不是2021年。
第二,新生人口买房,是30年后的事情。30面积后买房影响现在的房价大跌,用大腿思考都不符合逻辑。
那么不是人口论,又是什么原因影响房价下跌呢?
其实,这一轮楼市暴跌,有两个原因:
1、“操盘手”精准爆破。
如2020年房价暴涨,避免火热,于是开始紧缩政策。
先是“三道红线”房企融资难;资金链一断,大房企都开始暴雷,留下大片烂尾楼,买家信心受到冲击,不敢出手,价格进入下行。
紧接着,对购房者提高房贷利率、清查经营贷、二手房指导价等,出台一系列紧缩政策,老百姓不敢高位接盘。
在严打炒房的铁腕政策下,2021下半年楼市降温,房价见顶回落、由涨转跌。
2、疫情后,经济低迷
2020年疫情出现,对大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后面两年的疫情反复,更是加剧了就业压力。
然而,在这两年,教培、互联网、甚至体制内,等高薪行业都迎来利空。
要知道,这些领域都是高收入行业,更是城市购房主力军。
没人进场了,收入下降了,还不上贷了,结果?2022年以后爆发断贷潮,法拍房数量飙升,房价进一步下探。
说白了,严调控,收入下降,才是这一轮楼市调整的主因。
其次,房价何时见底?
既然主因是严调控和收入减少,那么什么时候见底,就看这两个方面有没有拐头。
先来说政策方面,毋庸置疑,这两年一直在政策宽松,刺激买房。
如降首付比、下调贷款利率、还有扩大到300个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利好频出!
然后就是收入方面,虽然政策支持工资上涨,但是普通大众感觉腰包并没鼓起来。
而要让中产腰包鼓起来,前提得复苏经济,企业赚钱了,中产收入上去了,信心才能上升,才敢买房。
但是从身边几个中产的情况来看,非但没有上涨,去年相比前年收入更少了。做生意的人很多都抱怨24年比23更难。
所以说,短期内房价报复性反弹,不现实!
.03
房价什么时候可能见底?
谁都没办法预测未来房价走势,但是如果你密切跟踪以下两方面信息差,把握这轮房价的底部,应该八九不离十。
第一,跟踪经济信息差。
经济上来了,企业赚钱了,居民收入持续上升,那么信心就会恢复,房价就有望止跌回稳。
第二,要跟踪政策信息差。
比如2021年时,出台“指导价”政策,说白了政策收紧,价格就可能见顶回落,如果那个时候你懂得了这个讯息,你就能逃顶,或者说躲过这次大跌。
文末结语
这一轮楼市调整,打破了传统认知。
其实调整三年,已经没必要猜测房价是2025年见底,还是2026年见底了。
因为房子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弱,还指望买卖房子实现暴富已经不现实了。
所以对于买房人来说,如果现在确实着急结婚买房、或者孩子上学买房,趁现在成本低优惠大,上车无碍。
如果你确实不着急,就再等等,紧密跟踪上述讲到的两个信息差,抄底成功的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