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的一条朋友圈引发了广泛关注。大年初四的傍晚,他公开发声,直指电影行业的“黑水”问题,并坚定表示《蛟龙行动》绝不会撤档。
于冬的这条朋友圈配图是豆瓣上四部大片的评论截图,他呼吁观众发出真实的声音,抵制恶意刷分和差评。他的这一举动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在接受独家访问时,于冬正在重庆进行路演。他透露,尽管《蛟龙行动》在春节档的竞争中面临压力,但他依然相信这部电影的潜力,并希望《红海行动》的一亿观众能够回来继续支持这部续作。
“我们不只是为了《蛟龙行动》发声,而是整个春节档都受到了‘黑水’的困扰。”于冬表示,他选择发声是因为电影行业的公平环境需要维护,而“黑水”通过AI生成恶评,有组织地在各个平台发布,已经破坏了正常的舆论环境。
对于春节档的竞争态势,于冬认为今年是史上最为激烈的一年。多部大片续集同时上映,粉丝效应明显,舆情空间巨大。而《蛟龙行动》作为一部重工业军事大片,受众偏向男性,因此在社交平台和打分网站上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谈及为何选择春节档上映,于冬解释称,《蛟龙行动》的制作周期长达三年,一开始就瞄准了2025年春节档。然而,疫情三年对电影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片荒和档期布局变化。尽管如此,博纳影业依然坚持档期倒排制作周期的策略,为《蛟龙行动》的上映做好了充分准备。
面对《蛟龙行动》在春节档初期排片和票房垫底的情况,于冬表示这主要是发行端面临的问题。他指出,平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打分和想看指数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传统影视公司在发行上起步就跟不上了。因此,他呼吁观众不要被“黑水”误导,要相信电影人的付出和电影本身的品质。
于冬坚信《蛟龙行动》能够逆袭,他提到2018年《红海行动》在春节档逆袭夺冠的经历,希望看过《红海行动》的一亿观众能够继续支持《蛟龙行动》。他认为,尽管观众对主旋律大片可能存在审美疲劳,但博纳影业一直在挑战自己,通过新的技术和理念制作主旋律类型大片。
最后,于冬表示,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情怀支撑下的执着。尽管去年电影行业经历了低迷的一年,但博纳影业会勇敢面对挑战,坚持做高品质的电影。对于《蛟龙行动》的未来,他充满信心,并呼吁观众给予真实反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