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嫦娥七号探月南极:水冰探测挑战与智能飞跃器亮点何在?

   时间:2025-02-03 09:04:55 来源:央广网作者:央广网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人类对月球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国探月工程再次迈出关键步伐。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人类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的采样返回,而其后续任务——嫦娥七号,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计划于2026年发射升空,目标直指月球南极,旨在探寻那片神秘区域的水冰资源。

嫦娥七号任务的核心,是开展飞跃探测,以期在月球南极的洞穴中发现水冰的存在。据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月球南极存在一些深邃的洞穴,这些洞穴终年不见阳光,因此水可能以冰的形式存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嫦娥七号将携带飞跃器,着陆后飞入洞穴进行实地勘查。

那么,为何要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呢?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指出,水冰不仅是月球上重要的资源,更是未来人类月面生存所必需的。水冰的存在还暗示着生命的可能性,对月球及其他行星生命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月球水冰有望大幅减少将水从地球送往月球的成本和时间,为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并进行长期活动提供便利。

然而,月球南极的探索并非易事。该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地理环境未知,且存在极昼极夜现象,温度环境恶劣。据初步估算,月球南极能够长期有光照的时间仅有约100天,且为低温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探测器需要能够长期工作,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嫦娥七号探测器采用了四器组合的设计,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和飞跃器。其中,飞跃器将配备水分子分析仪,从阳光照射区飞至永久阴影区内的撞击坑底部进行探测。这一设计在月球探测器中尚属首次,任务风险难度极大。

针对月球南极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环境,嫦娥七号任务在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例如,为了解决着陆精度问题,嫦娥七号着陆器新增了路标图像导航手段,提高了着陆的精确性。飞跃器还突破了主动式着陆缓冲技术和腿足规划与关节驱动技术,实现了不同坡度下的可靠、重复着陆和整器移动。

据唐玉华透露,目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已进入正样研制阶段。按照规划,嫦娥七号将在亚百米量级的区域实施定点着陆,比以往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这一高精度着陆的实现,将为嫦娥七号在月球南极的探测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嫦娥七号还将与后续的嫦娥八号任务共同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两者将联合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多物理场的综合探测,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前沿技术验证等工作。这将是一个多学科、多目标、大规模的科技活动,为人类深入探索月球提供重要支撑。

随着嫦娥七号任务的推进,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将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我们期待着嫦娥七号能够传来更多好消息,为人类揭开月球南极的神秘面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