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光谷科技园内,石家庄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在农历腊月二十二这天依旧热火朝天。尽管春节将至,这里的每一位员工都沉浸在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为即将到来的重要交货期做最后冲刺。
走进锐创公司,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总经理高燕宇的日程表上,1月22日这一天被特别标记——这是企业首批标准化卫星测控和数据传输一体化微波组件交货的重要日子。高燕宇不时望向日历上的这个日期,心中充满了期待。
在检测车间,检验员马兴乐正全神贯注地对即将交付的微波组件进行检测。这些组件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显微镜下,焊点和热缩管被放大了40倍,马兴乐仔细检查,确保每一个焊点都牢固可靠,每一个热缩管都完好无损。检测完毕后,她还小心翼翼地用塑料胶带去除组件上的多余物质,整个过程耗时一个多小时。
“这些微波组件是要上天的,必须做到零缺陷。”马兴乐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工作的严谨和负责。
这批微波组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们的交付标志着锐创公司在微波组件标准化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燕宇表示:“我们把卫星测控和数据传输两项功能集成到了一个产品上,并且实现了标准化,这在行业内是首创。”
微波组件是卫星与地面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关键。高燕宇形象地比喻道:“有了这些微波组件,就相当于给卫星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让它们能够精准接收各项数据。”
回顾研发历程,高燕宇感慨万千。自2022年起,商业卫星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锐创公司也紧跟时代步伐,将研发团队的重心转向这一领域。2024年8月,国内一家商业卫星公司向锐创公司提出了为上百颗卫星配置微波组件的需求。面对这一挑战,锐创公司决定对微波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生产。
研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诸多困难。要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集成两项功能,并实现电子元器件的标准化配置,同时还要保证组件尺寸小、重量轻,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一次次设计方案被推翻后,团队终于找到了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4年11月15日,当这款集成了两项功能且重量减轻了三分之一的微波组件摆在高燕宇面前时,他由衷地赞叹道:“漂亮!”
不仅如此,锐创公司还拥有更多令人瞩目的产品。在公司展厅内,上百个型号的微波组件琳琅满目,其中一款用于深空探测的微波组件更是引人注目。这款组件能够突破复杂环境的限制,自2024年3月起便在某深空卫星上承担起数据传输的任务。如今,对这款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也被提上了日程。
随着商业卫星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高燕宇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他表示,锐创公司的新厂房预计在今年10月投产,届时将在洁净车间内建成标准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高效生产微波组件,为更多卫星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