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旅行业的资本动作频频,其中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象大红袍”)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以武夷山实景演出为核心业务的文旅企业正式踏上IPO征程。无独有偶,陕西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旅游”)也早前宣布重启上交所上市计划,两家企业的举动再次将旅企冲刺IPO的话题推向风口浪尖。
据了解,印象大红袍此次上市由兴证国际独家保荐,而陕西旅游则已完成了上市辅导工作,准备再次冲击A股市场。事实上,近年来文旅企业上市的热情持续高涨,但成功上市者寥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有15家旅企在排队等待上市,其中不乏多次尝试IPO的老将,如常州恐龙园和华强方特等。
在这些排队上市的旅企中,印象大红袍和陕西旅游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两家。印象大红袍背靠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的“铁三角”团队,以及“大红袍”这一茶中状元的美誉,其核心业务《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在文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陕西旅游则凭借《长恨歌》演艺项目成为西安最赚钱的上市旅企之一,年收入超10亿。
从财务数据来看,印象大红袍和陕西旅游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印象大红袍在2023年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显著,毛利也大幅增长。而陕西旅游则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达到10.7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了4.18亿元。两家企业的业绩向好,得益于文旅市场的复苏以及自身独特的演艺IP。
然而,尽管业绩亮眼,但文旅企业上市之路仍然充满挑战。一方面,A股市场IPO审核趋严,上市数量和募资规模均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港股市场虽然相对宽松,但竞争同样激烈。文旅企业自身也存在“木桶效应”,优势板块明显,但其他板块尚在探索中,这限制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为了突破上市难题,文旅企业开始寻求新的路径。一些企业选择“抱团取暖”,通过成立文旅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共同突破传统上市的阻碍。另一些企业则注重保住“核心入场券”,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更新节目内容等方式,维持稳定的营收现金流和吸引力。拥抱“国资力量”也成为不少旅企的选择,通过与国资合作,实现异地扩张和稳健发展。
以印象大红袍为例,该企业在保持《印象·大红袍》这一核心IP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其他商业化可能,如发展印象文旅小镇、茶汤酒店等。而陕西旅游则计划买下瑶光阁演艺49%股权,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并对外计划投资山东泰安的旅游项目,寻找全新利润增长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文旅企业上市之路充满挑战,但仍有不少企业前仆后继地排队等待。这些企业大多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地理资源,但如何在资本市场上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