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对民航领域广泛讨论的选座额外收费现象发表了看法,明确表示反对将“加价选座”视为行业内普遍接受的做法。
近期,多家航空公司以“行业惯例”为挡箭牌,在基本服务之一的座位选择中引入了加价机制。靠窗、靠过道或前排座位被锁定,消费者若想获得这些座位,则需支付额外的费用。这一举措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和诸多质疑。
中消协强调,加价选座的做法不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更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犯。加价选座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
中消协指出,长久以来,“先到先得”一直是民航业默认的选座规则。然而,近年来,部分航空公司却打着“安全飞行”的旗号,通过加价选座的方式不断试探消费者的底线。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擅自加价的行为可能会愈演愈烈,最终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风气。届时,其他商品或服务也可能会效仿,在定价之外另行加价销售,从而形成不公平的“行业惯例”,扰乱市场秩序,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随着春运的临近,中消协呼吁相关主管部门主动出击,加强对行业的引导,规范航空公司的经营行为。
回顾历史,付费选座最初在国外航空公司,特别是低成本航空公司中较为普遍。由于机票价格低廉,旅客需要额外支付选座费、行李费等相关费用。大约在2014年,我国航空公司开始在国际和港澳台航班上尝试付费选座,主要针对的是空间更为宽敞的经济舱座位。到了2015年,这一做法逐渐扩展至国内航线,选座费用通常通过旅客的里程积分来兑换。
据中国民航新型智库专家韩涛介绍,随着航空公司对主营收入的重视,付费选座的座位范围从最初的前三排和安全出口附近的座位,逐渐扩展到包括过道旁和靠窗的座位。目前,仅剩下中间的座位供消费者免费选择。
韩涛还提到,早期飞机“锁座”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例如,锁定经济舱第一排是因为那里是安全员的固定座位;锁定安全出口则是考虑到部分特殊旅客不适合坐在出口附近;有时为了保证飞机的配载平衡,也会锁定部分座位,以确保飞机的重心在安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