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的CES 2025大会开幕之际,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以一袭标志性的黑皮衣亮相,他的激情演讲为新年AI领域的发展拉开了序幕。黄仁勋不仅宣布推出新一代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PU RTX 5090,更震撼发布了开源且可商用的全球基础模型Cosmos,这两项创新成果无疑为AI应用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全新的基石。
黄仁勋在演讲中预言,AI智能体有望成为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庞大产业,预示着2025年将是一场激动人心的AI冒险之旅。回顾过去一年,2024年无疑是AI领域大放异彩的一年,对于中国的AI创业者来说,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大胆探索。
在去年的CES展会上,中国企业的身影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展位,一系列现象级产品脱颖而出。例如,Rabbit R1在预售首日便售出万台,AI Pin更是被《时代》杂志评为“2023年最佳发明”之一。未来十年,端侧AI预计将增长十倍,被视为中国企业的巨大机遇。这一年中,中国AI企业不仅在硬件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软件和应用层面也展现出了强劲实力。从紧跟GPT-4的步伐,到数据迭代超越OpenAI的o1系列,再到AI视频应用与Sora的较量,以及AI营销软件的规模化增长,中国AI企业在各个层面都崭露头角。
步入新的一年,CES 2025如期举行,我们借此机会回顾过去一年中AI与人类互动的点点滴滴,以及中国AI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与挑战。2024年被称为AI元年,是AI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的一年。在此之前,AI产品虽已进入市场,但往往被视作“人工智障”,消费者对AI的认知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然而,ChatGPT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ChatGPT在2022年11月30日正式上线,仅用五天时间用户便突破百万,两个月后月活用户更是超过一亿。它让AI从书本知识走向了现实生活,成为一场真正的AI行业新生。ChatGPT让普通大众第一次感受到了AI的力量,从决策式AI过渡到生成式AI,认识论上从知识阶段跃升至逻辑阶段,更加贴近人类思维,满足各领域的应用需求。如今,ChatGPT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各种APP评论区中的常客,辅导孩子作业的好帮手,甚至还能为害羞的人提供唱歌的勇气。
回望历史,人工智能学科和“人工智能”概念自1956年正式确立,历经68年,终于真正走进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AI产品讨好消费者的方式不再依赖销售手段,而是凭借自身的魅力。此刻,关于AI的讨论已不再是“AI是不是未来”,而是“中国AI企业是否具备全球化能力”。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AI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追赶势头。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曾表示,中国虽然在AI领域落后,但正在努力追赶。过去一年中,中国的大模型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文心一言、智谱AI的GLM-4、MiniMax的abab-speech-01等都在多项权威评测中达到了GPT-4的90%以上水平。然而,技术的追赶只是第一步,中国AI企业的真正机遇在于技术的落地应用。
2024年上半年,Kimi成为最受欢迎的AI应用之一,吸引了大量ChatGPT用户,并带动了“Kimi概念股”的热潮。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应用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李开复曾指出,中国团队擅长的是“前期积累大量流量随后变现”的To C APP,而AI应用的推广和增长将催生出更多To C High DAU的AI-first APP。在内容生成软件领域,中国公司表现尤为突出,如快手的视频大模型可灵、爱诗科技的PixVerse、生数科技等。
除了内容生成软件,中国企业在PPT生成、短剧生成、漫画生成、游戏生成等AI应用上也层出不穷。在To B领域,FancyTech、极睿科技、筷子科技、奥创光年等AI营销企业实现了商业化的规模增长。C端消费者与AI在应用层的互动让AI更加懂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应用链接了人和AI,也为AI出海提供了机遇。
在硬件方面,中国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看到了更大的机会。硬件与AI的结合几乎没有技术难度,但能够大幅提升产品价值。海外市场具有较强的付费能力和强烈的人力替代需求,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CES 2024上,从牙刷到家庭智能助手再到汽车,各种AI与硬件结合的产品展示了无限可能。中国的新兴AI硬件企业普遍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其产品有望成为未来中国企业AI出海的另一大机遇。
尽管AI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留给中国市场的时间依然充足。人类对AI的追求没有终局,消费者和企业都在探寻AI的变化,从寻找完美产品到专注于AI落地的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AI在各种单品上成为现实,如戒指、手环、眼镜等,都加入了AI元素。供应链的传统优势让破局只需找到入口,而目前的AI产品已经成为大众买得起、看得懂的单品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