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价格战白热化,谁成了赢家?用户、车企、供应链谁最受伤?

   时间:2025-01-04 11:41:07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4年的汽车行业中,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席卷了整个市场,从年初至年末未曾停歇,不仅新能源汽车领域深陷其中,传统燃油车市场也未能幸免。这场竞争波及各个细分市场,各大品牌纷纷加入,使得行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年初,特斯拉率先采取了降价策略,随后国内品牌如比亚迪等迅速跟进,通过“电比油低”的定价方式,进一步压缩了同级别燃油车的市场空间。价格战的影响迅速显现,B级车和C级车的价格底线被打破,B级车整体价格跌落至20万元以内,C级车也普遍降至30万元以下。这一变化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消费,保住了市场销量,但整个行业的利润却因此大幅缩减,汽车零售市场因此损失了高达1776亿元的利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车企、经销商、供应商以及消费者都未能独善其身。部分车企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供应商则受到了车企降本增效的强烈冲击,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经销商层面,闭店、跑路等现象频发,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价格战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实惠,但同时也让他们陷入了“等等党”的困境,时刻担心自己购车后会遭遇价格“背刺”。

以消费者为例,不少人在购车过程中遭遇了价格变动的困扰。有的消费者在下定后,发现车企推出了更优惠的价格政策,导致自己购车成本增加;有的则在提车后不久,就遭遇了车型大幅降价的情况,心理落差巨大。这些经历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持币观望,等待最佳购车时机。

除了价格层面的担忧,消费者对车辆质量和售后服务也产生了更多的焦虑。在价格战的背景下,一些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牺牲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这导致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后遇到了车辆质量问题,而维修和投诉过程又往往耗时费力,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体验。

以薛子奇为例,他购买的小鹏G6 plus在提车一个月后就出现了异响问题,经过多次沟通维修仍未能解决。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张勋购买的零跑C16上,车辆出现了跑偏问题,经过维修后仍未完全解决。这些经历让消费者对车企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价格战对下游供应链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保持整车利润,车企不得不向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低供货价格。比亚迪和上汽大通等车企纷纷向供应商发出了降价要求,这无疑给原本就苦不堪言的供应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过度压低供货价格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供应商无法获利,进而采取偷工减料等不正当手段降低成本,最终损害终端产品的品质。

面对这种困境,车企需要寻找跳出价格战的有效途径。产品力作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因此,车企应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提升产品的性能、耐用性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质量过硬。同时,车企还应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车型和产品。

在智能驾驶方面,车企也应积极布局和投入资源进行深入研发。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车辆智能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车企应不断提升智能驾驶技术的性能和安全性,以确保车辆在面对复杂路况和极端天气时能够从容应对。

车企还应重视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消费者的购车体验不仅取决于产品质量和价格,还受到售后服务质量的影响。因此,车企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专业的维修和保养服务,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在这场价格战中,车企需要认识到“内卷”的本质是同质化竞争,而破除“内卷”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车企也应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积极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