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业的寒冬中,莆田餐厅的创始人方志忠做出了一项艰难决定。2024年12月中旬,他决定将香港地区十多家门店的后勤团队全部裁撤,这一举措背后是每月至少68万元的高昂运营成本,以及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深刻洞察。
方志忠的莆田餐厅遍布全球多个国家,门店数量超过百家。然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消费欲望减弱以及餐饮行业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他坦言这样的决策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从业25年,他从未遭遇过如此艰难的市场环境。
2024年的餐饮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不少高端餐厅纷纷倒闭,曾经坚持直营的连锁品牌也开始尝试加盟模式,寻找业务增量。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这些品牌变得更为谨慎,甚至将目光投向了曾经被视为薄利行业的快餐和团餐业务。
不仅高端餐厅受到冲击,连曾经以核心商圈购物中心为阵地的餐饮品牌也开始调整策略。它们放下身段,走进街区的小吃街,开设主营外卖业务的卫星店。在追求质价比的消费趋势下,大而重的扩张模式风险倍增,餐饮品牌亟需找到风险可控的增长路径。
方志忠对市场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他透露,2024年莆田餐厅各地的门店客流量整体下降了10~20%。不仅仅是莆田,整个餐饮行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北京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1至10月,北京餐饮业实现收入同比下降5.2%;上海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营收同比下降2.6%。
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不少餐饮品牌开始卷入价格战,无论是西式快餐品牌还是中式餐饮巨头,都在通过调价、发券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然而,降价的后果也逐渐显现,多家餐饮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
在这样的背景下,收缩业务范围成为连锁餐饮品牌的共同选择。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公开表示,将品牌在快餐业务方面的资源投入收缩到最小,并砍掉零售业务,专注于主品牌的发展。方志忠也将莆田的业务区域划分为东南亚与东亚两大片区,计划在未来3到5年内深耕这两个市场。
除了做减法,餐饮品牌也在积极寻找业务增量。海底捞、九毛九等曾经坚持直营的品牌开始尝试加盟或合作模式,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拓店。同时,发力外卖业务、正餐“快餐化”成为一大趋势。海底捞、怂火锅厂等品牌纷纷推出子品牌,主攻外卖市场。
木屋烧烤在广州海珠区开设的外卖店就是一个例子。这些卫星店剥离了堂食场景,专注于外卖业务,面积小、选址灵活,能够覆盖品牌堂食大店无法触及的区域。美团外卖的数据显示,相较于堂食外卖店,品牌卫星店的门店租金和装修成本降低了60%。外婆家集团副总裁王阳表示,外婆家在杭州开设的首家卫星店每月外卖订单量稳定在7000单以上,预计不到一年就能回本。
然而,尽管卫星店被视为业务的重要增长点,但其业态可行性仍需时间检验。某连锁餐饮品牌内部人士透露,该品牌的卫星店业务推进情况不及预期,区域消费力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因此,该品牌现阶段更倾向于通过提升菜品质量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在餐饮业的寒冬中,各企业仍在探索符合自身品牌的应对方式。尽管路径不同,但方志忠认为大方向已经明确:减少不必要的折腾和大动作,将精力和资源真正投入到菜品和服务上。与其在顶级购物中心投入巨资开大店,不如将这笔钱用在提升顾客体验上。